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晚明科技群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新解放城市中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1949年8月至12月,毛泽东以中央或个人名义发出多份电报,督促各地尽快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报告开会情况;批复和批转不少地区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报告,推广开会经验。毛泽东在指导各地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实践中,提出一系列带有方针、政策性的重要指导思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前身,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初期组织形式;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一件大事,这个会议是团结各界人民的重要工具;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49年7月以后,由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许多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各地都迅速召开这一会议。
                                      ——摘编自《党的文献》编辑部《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专题选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高度重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督促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意义。
2022-06-09更新 | 566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15年12月7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诺贝尔医学奖颁奖典礼上谈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启发。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的简便治疗方法,并略记了病因、症状。此书
A.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实用的特点
B.反映了当时“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
C.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D.奠定了中国古代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魏晚期的郦道元著有《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其特点相似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B.《禹贡地域图》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
2021-12-31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测)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时珍耗费27年心血著成《本草纲目》,他在该书凡例中说:“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本草纲目》突破了之前药物的分类法,“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创立了全新的分类法。李时珍在著录本草的过程中,旁引前人的医籍、本草,重视记录其在临证中应用本草、方药的心得体会,记载了大量李氏诊疗医案。李时珍在编著时,书考八百家,对诸医家的医学理论多有传承创新,郭沫若称赞他“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

——摘编自左刚等《从<本草纲目>探析李时珍格物明理、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本草纲目》对中国药物学研究的贡献。
(2)据材料分析李时珍能够著成《本草纲目》的原因。
2021-11-18更新 | 36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卷(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江西省奉新县人,明朝著名科学家。其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在明末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横空出世。明代土地开垦面积达到极限后,精耕细作是提高产量的唯一方法,也是农业科技发展的着力点。宋应星关注水稻栽培,把《稻》作为全书之首。科学家丁文江道:“先生(指宋应星)生于豫章。广信之铜,景德之磁,悉在户庭。滇南、黔、湘冶金采矿之业,又皆操于先生乡人之手。《天工开物》之作非偶然也。”日本学者依据《天工开物》思想,提出富国济民的“开物之学”。法国汉学家儒莲把《天工开物》中的生产技术信息不断翻译出来,促进了欧洲的技术革新。德国学者薛凤的《开万物之技艺·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在美国出版,引起西方学界对《天工开物》的热烈关注。

——摘编自张志清《《天工开物》的守护与传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应星编撰《天工开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宋应星《天工开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是明朝的科学巨著,对此概括准确的是
李时珍《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编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
宋应星《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农政全书》明末的农学著作,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西方科技知识的农业百科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明朝地理名著,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A.明代科技发展已形成完整体系B.明代科技具有承古萌新的特点
C.明代科技成就服务于农业生产D.明代科技迎合了世界发展趋势
7 .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 的科学技术著作,李约瑟称它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下列图片选自该著作的是: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0-10-09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四考点09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B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材料   徐光启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十分关切国计民生。鉴于历年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群众生活,他从二十一岁起就开始留意“水法”,对农田水利不断“周咨博访”。他完成的《农政全书》是一部集中国古代农学之大成的著作,书中转录很多古代和当时的农业文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他曾在天津做了多次试验,开辟水田,想实行军屯,以应付长城东段后金的侵扰,并想将之推行,藉以“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岁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但因明朝政治腐败未得到实行。在数学方面,他最大的一项贡献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徐光启也是明代天文学工作中的重要代表,徐光启在领导改历工作中,以西法为基础,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徐光启进行了坚决的抵制,最终编成了《崇祯历书》,使中国的传统天文学向近代天文学的入口处迈进了一大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徐光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这里的“第二次”是指
A.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B.火药传到欧洲
C.中华文化泽被东西
D.早期西学东渐
2019-09-07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9唯物史观核心素养-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