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1 . 意大利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解读这个命题的内涵说明                                                       
A.当代史意味着为期较近的过去的历史B.当代史是自我认识在历史中的再现
C.当代人可以随意解释一切过去的历史D.历史研究应当注重揭示历史规律性
2010-07-17更新 | 4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哈三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B.文明史观C.整体史观D.现代化史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梁启超说:“我国人无论治何种学问,皆含有主观的作用,从不肯为历史而治历史,而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经世’等。一切史迹则以供吾目的之刍狗(轻贱的工具),其结果必至强史以就我,而史家之信用乃坠地。”这一段话的意思包括 ①肯定传统史学的价值与意义,认为应该加以发扬光大 ②抨击讲求褒贬笔法的传统史学③赞同道德作为历史判断的依据 ④作史者应裁抑主观而忠于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之为手段 ⑤认为传统史学有严重的缺点,应该加以改革
A.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④⑤
2010-05-26更新 | 67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模拟测试历史试卷二
4 . 右图人物为中国古代一位著名史学家,而两则引言说明了他写史目的与宗旨。据此推断,该著作当是
A.春秋时期出现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B.西汉时期司马迁所编写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
C.东汉时班固写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汉书》
D.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010-04-29更新 | 7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4月奉贤区高三历史调研测试试卷
5 .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布,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两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认为曹操的陵墓。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封“魏王”,死后谥号“武王”。你认为在确认曹操墓的下列证据中,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
A.考古学家根据史书记载,得出曹操陵墓位于今河南安阳一带的结论
B.墓葬中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物品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C.墓中出土的一批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
D.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据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真题
6 .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