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秦始皇陵兵马持1号坑的出土文物以车兵为主体,车兵、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九个过洞(俑坑内陈列事物的特殊结构)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这些文物
A.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B.还原了战场上的残酷局面
C.代表了秦朝民营手工业成就D.成为陵墓雕塑艺术的发端
2021-11-10更新 | 694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上海目前尚无世界遗产入选。如要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一项位于上海的、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或为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见证的文化遗产,你会推荐哪一项?(不限遗产种类)请对该遗产进行简单说明并叙述理由。
2021-09-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增加了三种遗产项目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
线性文化遗产——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内的文化遗产族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等; 记忆遗产——世界范围内正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
我国有多项遗产列入,如下表:
遗产种类中国入选的典型代表
线性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记忆遗产清代科举大金榜、《本草纲目》、南京大屠杀档案、甲骨文……

请你以表格中的一项遗产典型代表为例,说明这一类型的遗产为何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
2021-09-09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世界文化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文化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
(1)参照示例,将以下世界文化遗产前的序号与其所在示意图中的大致位置相对应。

1

中国长城

2

金字塔

3

雅典卫城

4

伊斯坦布尔历史城区

5

巴比伦城

6

殷墟



(1)—(E) (2)—(      ) (3)—(      ) (4)—(      ) (5)—(      ) (6)—(      )
(2)在上表所列六项世界文化遗产中任选两项(中外各一),说说它们入选的理由。
2021-09-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①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特征是以青铜礼器为中心形成一整套礼仪制度,代表国家权力与等级秩序。三星堆的考古发现则显示出,中原地区形成的这套礼器制度也影响到遥远的古蜀地区。从1986年两个祭祀坑出土的112件青铜器中,便有尊、瓶、盘等礼器的存在,而且在器形和纹饰上也模仿了中原青铜器。但三星堆同时还存在着以黄金“权杖”、象征权力与威望大小不等的青铜人像、神像、黄金面具等来表达和显示等级与权力的另一套体系,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霍巍《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的世界性意义》


(1)材料中②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依据材料,概括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并说明三星堆考古在认识早期中华文明方面的重要意义。

辽宋夏金对峙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饮茶成风,对农耕民族的提供茶叶、丝绢等手工业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而对两宋王朝来说,由于战争和农业生产的需要,中原地区也离不开游牧民族的马匹、牛羊和毛皮原料。例如,“澶渊之盟”后,宋辽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榷场,用中原地区的茶叶、缯帛、漆器、瓷器等换取契丹的牛羊、马匹等。汉族建立的两宋王朝通过设置榷场、和市和朝贡等形式与周边民族进行经贸往来,将中原农耕经济区与北方游牧经济区两种经济类型较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互为补充。在各民族经济贸易的促进下,一张全国性的市场网络逐渐发展,加速了中国各民族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进程。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辽宋夏金对峙时期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宋辽榷场贸易发展的条件和作用。

同盟会成员刘揆一于1911年撰写《提倡汉满蒙回藏民党会意见书》。他认为应该“使满人而知断送满洲桑梓地者为满洲皇族也,知汉族不强满族亦随而亡也”,“现今之君主政治,无论其为专制,为立宪,无论其为满人,为汉人,皆当排去之者也”。他提出中国内有分裂之虞,外遭欺压之迫,需要达到真正的民族团结,共同“挽救今日中国瓜分之局”,与列强并立于世界。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明确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91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民国成立,五族一家,凡属国民,均为主人保此大好河山”,“五族共和,平等自由之幸福,汉族与满蒙回藏共享焉”。

——摘编自王正文《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的嬗变》等


(3)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派民族观念的内容、背景及影响。

“十四五”时期,要充分发挥新疆区位优势,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要积极推动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开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护工作。

——摘编自《紧贴民生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0年9月30日

20142020年新疆经济状况(部分)

生产总值

贫困发生率

中央财政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支援

援疆项目1万余个
(4)以新疆为例,探索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
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
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2021-06-15更新 | 2169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河北峰峰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