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这是第一部昆腔剧本,它将传奇文学和昆山腔及表演艺术糅合在一起呈现于舞台,使得昆山腔的文化影响力大增,成为与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并称的四大声腔”。对这部剧本的解读错误的是
①名为《牡丹亭》   ②描写了吴越争霸之事
③创作者是魏良辅   ④产生于明代万历年间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
2022-02-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12月份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2 . 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期经过革新后,传播到全国各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下列与其特征不相符的是
A.昆腔吐字抑扬顿挫,启口轻圆,收口纯细
B.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
C.角色包括生旦净末丑,演员按角色进行分工
D.戏剧结构为“合—离—合,双线平行”
2022-01-0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大附中2022届高三12月月考暨首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与以下四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A.昆曲B.京剧C.元杂剧D.明传奇
2022-01-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魏良辅改良昆山腔的过程中得到了善弦索、擅长洞箫的张梅谷、擅长笛子的谢林泉、擅长歌曲的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和南曲专家过云适、北曲戏剧家张野堂的帮助,吸收了浙江海盐和余姚腔及江南民歌小调的特点而最终形成了“水磨腔”。这说明
A.昆曲吸收了京剧艺术的精华B.艺术交流为昆曲发展注入活力
C.昆曲形成了完整的表演系统D.文人集体将昆腔推上戏剧舞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