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判断
解析
| 共计 704 道试题
1 .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可分为Ⅰ、Ⅱ两种类型。试验表明,PB-119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可显著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B细胞功能。PB-119是GLP-1受体激动剂,GLP-1是一种主要由肠道细胞分泌的促胰岛素。盐酸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作用类似于胰岛素。盐酸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可抑制肝葡萄糖的输出,改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降低血糖。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有___和神经调节两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调节一样,血糖平衡的调节也具有___调节的特点。
(2)治疗Ⅱ型糖尿病时,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相比使用胰岛素的优点有___(从给药方式及作用机理方面答题),Ⅱ型糖尿病中的某些类型是由于自身抗体攻击组织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使受体敏感性降低,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种类型的Ⅱ型糖尿病属于___病。
(3)推测PB-119降低血糖的途径是___(用下列序号表示先后顺序)。
①促进血糖浓度降低
②激活胰岛B细胞上GLP-1受体
③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④促进GLP-1与其受体结合
(4)另有研究发现,口服葡萄糖时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静脉注射葡萄糖(两种方式的初始血糖浓度无差异),请根据题干并结合沃泰默及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促胰液素的发现)分析,可能的原因有___(答出一点即可)。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热身训练(三模)生物试题
2 . 机体再次摄入食物过敏原后,大脑相应区域会被激活,个体产生厌恶反应行为,该过程机理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初次接触过敏原会引发体液免疫
B.肥大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过敏原结合
C.部分细胞因子可引发神经电位变化
D.厌恶反应行为需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
今日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卷
3 . HIV能够侵犯人体免疫系统,主要寄生在CD4+T细胞中,也可以存在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HIV侵入宿主细胞后能形成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但是不产生游离的病毒颗粒,宿主细胞就成了“病毒储存库”,此时的感染称为潜伏感染。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形成的DNA与宿主细胞基因组整合时有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B.HIV感染CD4+T细胞时只释放RNA进入细胞,其他物质留在外面
C.逆转录酶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病毒储存库”的形成
D.抑制HIV病毒与CD4+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可有效防止HIV的感染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第三中学校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4 . 人类基因D编码红细胞表面的RhD蛋白,其等位基因d不编码蛋白质。基因型为DD或Dd被称为Rh阳性(Rh+),基因型为dd被称为Rh阴性(Rh-)。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D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的人接受Rh+人的血液后,才会通过免疫反应产生该抗体。RhD抗体可以透过胎盘。当Rh-的母亲怀有Rh+的胎儿时,胎儿的少量红细胞或RhD蛋白可以在妊娠末期或分娩时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抗体。如果此抗体进入胎儿的循环系统,会使胎儿的红细胞发生溶血,造成新生儿溶血,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该现象属于自身免疫病
B.在RhD抗体的产生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是呈递抗原给B细胞
C.新生儿溶血通常发生在二胎,这是因为第一胎产生的抗体附着在肥大细胞表面
D.为防止二胎新生儿溶血,可在一胎分娩后及时给母亲注射RhD抗体以清除RhD蛋白
5 . 过敏性鼻炎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环境变应原引起的鼻黏膜慢性炎症。耐受型树突状细胞(tDC)可以通过有效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来引起免疫耐受,也能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和活化来引起免疫耐受,从而减轻上呼吸道炎症反应,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初始T细胞指未受抗原刺激的原始T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注:tDCs为耐受型树突状细胞,IL-10、IL-21、TGFβ、IL-35、IDO等均为细胞因子。
(1)B细胞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此外还需要______的作用。只有特定的人群会发生过敏性鼻炎,且常有家族遗传史,体现该病的特点是______。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才发生的,因此______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2)初始T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的调节性T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3)强的松和二丙酸倍氯米松都是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抑制免疫应答,降低IgE含量,来治疗过敏性鼻炎:安慰剂是一种“模拟药物”,除不含药物的有效成分外,其余物理特性与药物相同。请以过敏性鼻炎小鼠为对象对两者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设计实验思路为______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高级中学高三全真模拟考试生物学试题
6 . 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均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小鼠分组

A 组

B组

C组

D 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

A.初次注射抗原后,四组小鼠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B.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现象的是A、D两组
C.若抗原甲为过敏原,则初次注射抗原甲后A组不会出现过敏反应
D.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都能引起机体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7 . 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引起新型冠状肺炎的病毒(COVID)遗传物质都是RNA,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病毒释放出来后会被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____吞噬消化。
(2)COVID侵入人体后,通常人体会出现发热、呼吸困难、脱水等症状。脱水会导致____上升,垂体释放的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多,进而有利于维持渗透压的稳定。
(3)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找治疗新型冠状肺炎的药物,抗艾滋病的药物AZT是一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尝试推测AZT能否用于治疗新型冠状肺炎,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第7次半月考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8 .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征,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血糖的来源有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相较于正常人,糖尿病患者往往身体消瘦,从胰岛素的功能方面思考其原因是_________
(2)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接受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__等信号分子刺激后分泌量增加。直接参与胰岛素分泌的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
(3)某种抗体X攻击患者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后,导致其血浆中的_________含量下降,血糖浓度升高,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并发_________病。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9 . 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找出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的主要措施
B.过敏原初次刺激特异性个体也会引起免疫反应
C.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D.过敏介质可能会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10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易发于育龄期女性,且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9。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发病率还是在临床表现上,SLE都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即性别二态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SLE属于免疫失调疾病中的______,该类疾病发生的原因是______。临床上,常使用______对其进行治疗。
(2)已知X染色体上携带着高密度的免疫相关基因,为平衡两性中X染色体基因表达水平,女性会随机失活其中一条X染色体,失活X染色体基因逃逸即失活X染色体上的一些基因处于表达状态。据此推测,SLE具性别二态性的原因是______。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中的逃逸基因较异卵双胞胎中的多,则与异卵双胞胎相比,SLE在同卵双胞胎中的发病率______(填“较高”“相等”或“较低”)。
(3)失活X染色体上的逃逸基因TLR7可在树突状细胞中表达,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______功能。TLR7基因还可在B细胞中表达,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使免疫活性物质______的产生量增多,在正常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