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1 . 将番茄幼苗培养在含Mg2+、Ca2+、SiO4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Mg2+、Ca2+浓度下降,而SiO44-的情况刚好相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Ca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
B.Ca2+、SiO44+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C.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
D.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Mg2+和Ca2+的吸收
2 . 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问题:
I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处理,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下图。

(1)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区域内部标记的荧光染料的荧光会__________________:②被漂白区域内外的细胞膜成分分子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被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该结果_______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推测②。
(3)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性。
Ⅱ.研究发现,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环境恶化时,它们会自行脱掉体内绝大部分的水分,将身体萎缩成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处于一种隐生(假死)状态,此时熊虫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甚至能耐受-273℃冰冻数小时,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合成一种被称为海藻糖的二糖。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请设计实验方案,用于探究该假设的真实性。
(4)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实验所用的细胞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操作过程:
①取适量某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添加含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乙组添加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培养液;
③甲、乙两组均置于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
(6)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2024-02-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成分上看细胞膜主要由 ______________ 组成。
(2)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是[       ] _______________,进行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     ] ___________ 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3)将动物细胞放入低浓度溶液后,2 的面积变大,厚度将变小,说明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__ 。但是植物细胞放入低浓度溶液后,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植物细胞有 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图中①场所是叶绿体,②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D.完成③、⑤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双层膜
2024-01-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表示几种物质运输的方式,据图回答: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有________;A代表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
(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红细胞膜内K+的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的浓度是膜内的6倍,红细胞吸收K+、排出Na+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写名称),影响这种跨膜运输方式的速率的因素有哪些(请答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
(3)木糖为五碳糖,但是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却不能转运木糖,这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______;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胰岛素,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024-01-0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吞噬衰老的细胞器是胞吞
B.主动运输需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胞吞和胞吐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C.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是跨膜运输
2023-12-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八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期中生物试题
7 . 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其结构基础是(  )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
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
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8 . 图1表示人体内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图1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C.图2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
D.图1、图2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2023-11-09更新 | 242次组卷 | 56卷引用:3.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1)
9 . γ-氨基丁酸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的生理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γ-氨基丁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内外电位差变大
B.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γ-氨基丁酸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同
D.γ-氨基丁酸分泌增多,可减少机体对能量的消耗
13-14高二上·浙江绍兴·期中
10 . 科学家利用生化方法研究细胞内囊泡运输及到达指定位置的分子机制,发现囊泡和靶膜上都存在自身的SNARE,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SNARE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
B.囊泡和靶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上述分子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
D.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
2023-09-02更新 | 155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4次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