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怀仁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山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11-07 6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热点聚焦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重症肌无力(EG)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病理切片上大多可见乙酰胆碱受体一抗体复合物沉积等。治疗EG的一线药物新斯的明属于胆碱酯酶(催化分解乙酰胆碱)抑制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症肌无力患者病变部位乙酰胆碱含量过高
B.新斯的明能抑制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C.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病,机体防御功能过低
D.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清除
2023-11-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 生物学家发现甘丙肽(一种化学递质)会与幼鼠蓝斑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促进钾离子外流,从而抑制其产生动作电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甘丙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B.甘丙肽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过程需消耗
C.突触后膜上存在甘丙肽的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D.甘丙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不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某金矿事故救援现场,救援人员通过敲击钻杆成功与被困井下的矿工取得联系,并给被困人员投放了营养液、药品等给养,以帮助他们恢复体力,等待进一步救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矿工被困期间肌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B.矿工被困期间运动少,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
C.被困矿工听到救援人员声音并采取一定行动,属于条件反射
D.被困矿工因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明显减少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图甲、乙是用电流表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的结果示意图,刺激神经纤维记录到膜内的电位变化如图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丙所示电位是将膜外电位看成是零电位
B.图丙中段和段,神经纤维对通透性增强
C.图甲、乙分别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前、后的电位情况
D.图丙中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出细胞外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5. 猫唾液腺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副交感神经的突触小体中含有Ach(乙酰胆碱)和VIP(血管活性肠多肽)两种神经递质,其中Ach能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VIP不直接影响唾液的分泌,但能增加唾液腺上Ach受体的亲和力,从而增强Ach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
B.Ach和VIP均能持续发挥作用
C.Ach和VIP发挥作用均与Ach受体相关
D.神经递质的作用对象可能不是神经元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其病因之一可能是多巴胺过度分泌.多巴胺是引起人愉悦的神经递质,其分泌过多会引起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并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细胞膜上可能存在与多巴胺结合的体
B.多巴胺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甲状腺细胞外发挥作用
C.注射多巴胺降解酶可缓解抽动症的症状
D.抽动症患者体内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含量可能异常
7. γ-氨基丁酸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的生理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γ-氨基丁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内外电位差变大
B.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γ-氨基丁酸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同
D.γ-氨基丁酸分泌增多,可减少机体对能量的消耗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8. 某人抗利尿激素作用障碍,肾脏的肾小管重吸收水障碍,从而使体内产生过多的尿液,引起尿崩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患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比正常人高
B.该患者常表现为口渴和多饮等症状
C.该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比正常人低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通过体液运输至垂体储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人在恐惧、焦虑、紧张等情况下,机体会发生体温上升、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排尿量增加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受肾上腺素和心房钠尿肽等的调节,心房钠尿肽是心房壁细胞在受到牵拉(如血量过多)时合成并释放的肽类激素,能减少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
B.心房钠尿肽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相反,效应相抗衡
C.心房钠尿肽的合成离不开核酸与蛋白质的参与
D.紧张时,交感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促进肾上腺素分泌
10. 某科研人员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注射一定量的质量浓度为0.6%NaCl溶液和30%葡萄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大脑皮层均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B.甲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甲出现组织水肿,乙组织细胞失水皱缩
D.甲醛固酮分泌减少,乙出现尿糖现象
11. 失血可促进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肾素进入血液后,导致肝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Ⅰ(十肽);血管紧张素I随血液流经肺循环时,在肺部产生的转化酶作用下,被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Ⅱ(八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依赖于高尔基体的加工
B.转化酶发挥作用时会破坏肽键
C.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血管收缩,升高血压
D.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在人体内含量都比较少
2023-11-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2. 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工作原理。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使人误感觉到特别冷,导致发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维持在37℃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室温下,肥胖症患者出汗,说明其体温调定点高
C.流感病毒侵入机体,体温调定点上移不利于机体对抗病毒
D.体温调定点位于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调节体温恒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