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现有甲、乙、丙三个刚制备的蟾蝶坐骨神经—排肠肌标本(如图A所示),用它们进行了如下两项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将甲标本置于有O2条件下,乙标本置于无O2条件下,其他条件相同时,同时给予连续电刺激,均引起肌肉收缩。
实验二在丙标本的坐骨神经表面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然后进行相关实验,依次得到图B中1~4所示的实验结果。
(1)实验一说明肌肉收缩不一定需要________;连续收缩后,两标本肌肉最终疲劳,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肌肉疲劳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2)当两标本肌肉均疲劳后,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给子刺激,甲标本能恢复收缩能力,乙标本不能恢复收缩能力,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
(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若适当升高溶液S中的Na浓度,会导致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峰值________(不变、升高、降低)。
(4)请建立坐标系,并画出图B中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曲线(指针向左偏转为正电位,电位的峰值不作要求)。________
2 . 图1表示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情况,为进一步探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细胞内、外液葡萄糖浓度差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图2实验(记作甲):锥形瓶内盛有130mg/dL的葡萄糖溶液以及活的小肠上皮组织切片。溶液内含细胞生活必须的物质(浓度忽略不计)。实验开始时,毛细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缓缓移动,5min起速率逐渐加快,此时,锥形瓶内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amg/dL。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显示:BC段,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于_____。有同学认为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载体失活而不是载体饱和,该同学的理由是:当载体饱和时,_____,这与事实矛盾。
(2)图2锥形瓶红色液滴的移动直接显示瓶内_____含量的变化。
(3)为验证5min时造成红色液滴移动速率加快的直接因素,需要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记作乙):乙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5min时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上皮组织。假定呼吸被彻底阻断,预期结果:①实验开始5min时,液滴移动情况是:实验甲突然加快,实验乙_____;②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实验甲_____,实验乙_____
(4)若用相等质量的成熟红细胞替代小肠上皮细胞,图2中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是_____
2023-08-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3 .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其中A、B、C、D代表物质名称,①②③④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1)C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检测A常用的试剂除了澄清石灰水,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①②③④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填序号),产生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填序号)。
(3)在①②③④过程中,可在人体内进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可在乳酸菌体内进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可在马铃薯块茎内进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4)小麦长期被水淹会死亡,其主要原因是根无氧呼吸产生_________,会导致小麦烂根,其具体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