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众所周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该病的症状之一是肺部呈现毛玻璃样浑浊,严重者出现“白肺”。目前,我国已进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专家建议,民众外出时要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尽量不要揉眼睛、抠鼻子、摸嘴巴,注意适量运动,保持平稳情绪,不能恐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揉眼睛、抠鼻子等行为都有可能使新型冠状病毒突破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进入体液,从而使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B.当新型冠状病毒突破机体的前两道防线后,体液免疫主要依靠病原体与B细胞的直接接触和抗原呈递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来实现信息传递
C.细胞毒性T细胞对被感染的肺部细胞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造成肺部纤维化而出现“白肺”
D.专家呼吁民众面对疫情要保持平稳情绪,不能恐慌,其原因是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机体免疫能力提高,增加患病概率
2021-12-1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2 . 核酸疫苗包括mRNA和DNA疫苗,是将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的mRNA或DNA直接导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在人体内合成抗原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mRNA不会进入细胞核,没有宿主整合的风险。目前研制的新冠疫苗有多种,其中 mRNA疫苗备受关注。研究发现,纳米脂质颗粒(LNP)能使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进行靶向递送。mRNA疫苗通过胞外递送到胞内后可能面临着内体逃逸和胞内免疫两个难点,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以寄生方式在活细胞中生活
B.mRNA疫苗以胞吞的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内体小泡,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内体小泡逃逸才可能翻译出抗原蛋白,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D.若内体小泡内的mRNA未实现逃逸,则会被TLR3和TLR7/8识别,使该mRNA降解
3 . 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外有包膜,可以通过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其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直接指导表达出RNA聚合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OVID-19外有包膜,其侵入细胞的方式和T2噬菌体不同
B.上述翻译过程所需要的核糖体、原料和能量都来自于宿主细胞
C.COVID-19增殖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宿主细胞不完全相同
D.人体细胞中COVID-19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与HIV的相同
4 . 新冠病毒的表面有许多棘突蛋白,这是它们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棘突蛋白通过其受体结合域(RBD)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相互作用,然后进入细胞。因此,干扰这种相互作用,是阻止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重要策略,起到治疗和预防性保护的作用,科研人员据此原理设计出了与新冠病毒棘突蛋白紧密结合的小型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BD和ACE2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B.新冠病毒结构非常简单,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结构
C.棘突蛋白空间结构的形成可能与氨基酸之间形成氢键有关
D.科研人员设计的小型蛋白与ACE2受体的空间结构可能类似
5 . 甲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A.新冠病毒、乳酸菌B.T2噬菌体、玉米
C.硝化细菌、绵羊D.发菜、变形虫
2021-11-05更新 | 40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较严重疾病。某生物兴趣小组就该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进行探究。在提出假说的前提下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将病毒搅碎,稀释成溶液。实验步骤、结果如表: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

处理

实验结果

A

破碎的病毒样液

斐林试剂

蓝色

B

破碎的病毒样液

苏丹Ⅲ染液

红色

C

破碎的病毒样液

双缩脲试剂

紫色

D

破碎的病毒样液

检测碱基组成

含有碱基U,不含碱基T


(1)A—C组实验中试剂需要现配现用的是_______________
(2)A组实验的处理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为蓝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组中若有脂肪,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在以花生子叶切片为实验材料鉴定脂肪时用到的50%的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组实验试剂如果没有现成的双缩脲试剂,只提供的是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和蒸馏水,能完成本组实验吗?_______。怎样操作可以得到双缩脲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组实验结果是含有碱基U不含碱基T,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ABCD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人感染2019-nCoV(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此外某些支原体和细菌感染也可导致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支原体都不具备细胞核和细胞器
B.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C.细菌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和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均无效
8 .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
C.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
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
9 . 抗菌肽又名多肽抗生素,广泛存在于昆虫以及两栖类动物、哺乳动物体内,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其作用原理是在细菌细胞膜上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最终导致细菌死亡。最新研究表明,某些抗菌肽对癌细胞甚至感染了病毒的宿主细胞均具有杀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免疫调节的方式分析,抗菌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B.抗菌肽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不能保持正常渗透压而死亡
C.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抗菌肽时,常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菌
D.对抗菌肽的研究可为治疗癌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提供新思路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10 . 2020年7月20日,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新冠病毒疫苗II期临床试验的成果。该试验是由陈薇院士等人领衔的团队开展的研究,试验中使用的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基因重组疫苗)。试验结果表明,单次接种疫苗28天后,99.5%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95.3%受试者产生了中和抗体,89%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这表明,陈薇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可为健康人群提供“三重保护”,将新冠病毒“拒之门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的制备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受试者接受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后,体内能产生分泌特定抗体的效应T细胞
C.主要通过检测受试者体内新冠病毒抗体的含量来评价试验的有效性
D.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可以不注射该疫苗
2021-08-07更新 | 50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一中八一路校区2021-2022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