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下图中a、b、c,d和e代表几类化合物,m代表一种细胞器,n代表一类生物,请据图作答。
   
(1)动物体内的a是由______两种小分子形成的。
(2)真核细胞中的c主要存在于___,其以___为骨架。其单体是______
(3)生物体内的d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功能可表述为_____
(4)n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以得到_____种物质。若n为新冠病毒,其遗传物质是___(写“几条什么链”),其中特有的碱基的名称是___
2023-06-1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红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经过“三蒸三晒”加工而成的红薯干味道香甜可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红薯遗传物质和组成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的化学元素相同
B.红薯细胞中的淀粉等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C.红薯细胞中的钙、铁、锌属于微量元素,但具有重要作用
D.“三蒸三晒”过程中红薯细胞失去了大量的自由水
3 . 灭活疫苗是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灭活后,经过系列纯化制备的生物制剂。国产新冠灭活疫苗的大致生产流程如下,将抗原性强的病毒接种到Vero细胞中培养,再使病毒经过β-丙内酯灭活等过程制备成疫苗。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Vero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新冠病毒能够特异性识别的受体
B.培养Vero细胞时,需要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以保证无毒的环境
C.培养时,需将Vero细胞置于含95%空气和5%CO2的气体环境中
D.β-丙内酯灭活会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能力但不会破坏其抗原结构
4 .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合成和分泌促胰液素的场所
B.新冠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识别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线粒体是将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的场所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和细胞代谢控制中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人体发生细胞因子风暴(CS),其过程是病毒入侵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会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并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导致细胞因子风暴。由于肺部毛细血管极为丰富,因此血管通透性增加后将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除此以外CS还会引起多种器官的衰竭。以下有关新冠肺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肺部组织水肿
B.新冠肺炎患者富含毛细血管的器官(如肾脏)也可能受CS损伤
C.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细胞因子风暴(CS)是一个负反馈调节过程
D.服用使免疫细胞增殖受阻的药物(如类固醇)可缓解患者的症状
2022-10-17更新 | 51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新冠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单链RNA病毒,病毒表面有囊膜和蛋白质,其中突刺蛋白可被肺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识别,然后囊膜和细胞膜融合,随后整个病毒进入肺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链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因此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研制困难
B.新冠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能量和原料合成自己的成分
C.效应T细胞裂解被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细胞,需要ACE2受体识别
D.新冠病毒进入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特点和信息交流功能
7 . 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
B.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
C.新冠灭活疫苗首次进入机体时引起体液免疫,再次进入机体时引起细胞免疫
D.健康人接种了两次新冠灭活疫苗后,第三针改为接种新冠重组疫苗更有利于机体免疫
8 . 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其+RNA可直接与核糖体结合后合成病毒所需的酶,下图是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R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RNA复制酶
B.-RNA中碱基的改变不会导致子代病毒变异
C.酶1、酶2和酶3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D.合成病毒蛋白质所需的tRNA来自宿主细胞
2022-02-14更新 | 574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5月错题重考生物试题
9 . 图表示生产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下列对X、Y、Z细胞和过程①的描述正确的是(       
A.X是T淋巴细胞B.Y是杂交瘤细胞
C.Z是胚胎干细胞D.①表示细胞融合
2022-01-20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横行,各国研制的疫苗相继进入临床阶段并有望投入市场。我国研制出某种疫苗,初步实验得知该疫苗总剂量8μg为最佳剂量,为了确定最佳接种方案,进一步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组别A1A2B1B2C1C2D1D2
接种试剂剂量(μg/针)疫苗a/4/4/4/
X/a/4/4/4
第一针接种时间第0天
第二针接种时间不接种第14天第21天第28天
相应抗体相对含量14.70169.50282.70218.00

注:A1、B1、C1、D1组分别接种该疫苗,A2、B2、C2、D2组分别接种X试剂
(1)从表中可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
(2)表中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a的剂量应该为____________。A1组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自______________的增殖分化。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疫苗两次接种时间间隔_________的效果最好。
(4)新冠肺炎患者发热后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一方面可通过神经调节进行主动饮水,此过程中感受器为_____;另一面方面通过_____方式调节使肾脏重吸收水增加,尿量减少。
(5)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内环境后,机体会发生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
2022-01-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