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Vero细胞系来源于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具有无限分裂和贴壁生长的特性。将新冠病毒接种到Vero细胞后,经Vero细胞培养、新冠病毒灭活及提纯,可制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Vero细胞可作为新冠病毒大量繁殖的“培养基”
B.向Vero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适量干扰素可防止杂菌污染
C.分瓶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Vero细胞
D.每传代1次,培养瓶中的Vero细胞分裂1次
2 . 动物实验是评价疫苗、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主要环节。小鼠是传统的实验动物,但新冠病毒不能感染小鼠,原因是小鼠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mACE2)与人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hACE2)在关键位点上氨基酸不同。中国科学家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了有效研究途径,成功建立新冠肺炎模型小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氨基酸差异导致其空间结构和功能的不同
B.建立新冠肺炎模型小鼠需要解决mACE2与hACE2不能互补配对问题
C.将新冠病毒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获得能感染小鼠的变异毒株可建立模型
D.用腺病毒载体将hACE2基因传递给小鼠,表达出hACE2而建立模型
2022-02-20更新 | 45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大学城实验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调研试题
3 . 继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一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附条件上市后,全国多地已开始进行接种,接种疫苗可诱发机体在未经感染的状态下,获得特异性抗体,从而有效保护接种者。抗体均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可分为恒定区(C区)和可变区(V区)两部分。在同一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抗体结构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和4个游离的氨基
B.同一生物体中抗体的结构不尽相同,主要是V区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所致
C.常用Na2SO4从血清中盐析分离出具有生物活性的抗体,说明盐析时抗体的空间结构没有改变
D.不同抗体的C区结构几乎相同,因此可以推测在抗体发挥作用时,只有V区参与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细胞因子是一种可辅助免疫细胞产生对病原体起杀伤作用的物质。新冠病毒感染可引起多种细胞因子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让免疫系统短时间内火力全开,对自身组织产生伤害(即细胞因子风暴)。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
结果1:细胞因子风暴可以上调ACE2、EGFR等新冠病毒感染所需的宿主蛋白含量;
结果2:抑制宿主细胞内的RPK1激酶活性,可以抑制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
结果3:新冠病毒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NSP12)是激活RIPK1激酶的主要因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因子风暴引起自身组织损伤,属于免疫缺陷
B.适量使用RIPK1激酶抑制剂可减轻新冠肺炎症状
C.NSP12是由新冠病毒自身编码的并在其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
D.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细胞因子风暴形成负反馈,使病毒更容易感染人体
5 .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轻度患者常规静脉注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患者病情严重时通过雾化(气溶胶吸入疗法)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图甲、乙、丙表示人体内环境三大成分,①②③表示人体内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乙中,可以快速使药物到达患者病变部位
B.病情严重时通过雾化治疗,药物不经过甲、乙、丙直接进入②
C.呼吸机辅助通气可使较充足的O2通过③和丙进入甲,并通过甲运输到全身各处
D.人体内只要甲、乙、丙中水、电解质平衡,就不会患病
6 . 新型冠状状病毒肆虐全球,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等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受到广泛关注。下图是常见的几种研发疫苗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疫苗I、II制备过程中直接用培养基来繁殖病毒
B.图中①②③④⑤⑧是DNA疫苗的制备过程
C.疫苗IV、疫苗V接种到人体后在体内表达过程的差异是疫苗IV直接翻译出病毒的抗原结构,不需要转录
D.疫苗III一般比疫苗I安全性要高的原因是此疫苗不含新冠病毒的核酸,不会在人体内增殖
2022-01-24更新 | 52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大学城实验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调研试题
7 . 根据新冠病毒致病机制及人体免疫反应特征研制新冠疫苗,广泛接种疫苗可以快速建立免疫屏障,阻击病毒扩大。图1为新冠病毒入侵细胞后的增殖示意图,图2为人体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细胞释放出病毒的(+)RNA,在宿主细胞中经____________合成病毒的RNA聚合酶。
(2)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中的原料,按照__________原则合成(-)RNA。随后大量合成新的(+)RNA。再以这些RNA为模板,分别在____________大量合成病毒的N蛋白和S、M、E蛋白。
(3)制备病毒灭活疫苗时,先大量培养表达___________的细胞,再接入新冠病毒扩大培养,灭活处理后制备疫苗。细胞培养时需通入CO2,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制备S蛋白的mRNA疫苗时,体外制备的mRNA常用脂质分子包裹后才用于接种。原因一是人体血液和组织中广泛存在__________,极易将裸露的mRNA水解,二是外源mRNA分子不易进入人体细胞产生抗原。
(5)第一次接种疫苗后,人体内识别到S蛋白的B细胞,经过增殖和分化,形成的________细胞可合成并分泌特异性识别__________的IgM和IgG抗体(见图2),形成的______细胞等再次接触到S蛋白时,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6)有些疫苗需要进行第二次接种,据图2分析进行二次接种的意义是________
2022-01-13更新 | 6927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核酸疫苗包括mRNA和DNA疫苗,是将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的mRNA或DNA直接导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在人体内合成抗原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mRNA不会进入细胞核,没有宿主整合的风险。目前研制的新冠疫苗有多种,其中 mRNA疫苗备受关注。研究发现,纳米脂质颗粒(LNP)能使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进行靶向递送。mRNA疫苗通过胞外递送到胞内后可能面临着内体逃逸和胞内免疫两个难点,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以寄生方式在活细胞中生活
B.mRNA疫苗以胞吞的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内体小泡,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内体小泡逃逸才可能翻译出抗原蛋白,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D.若内体小泡内的mRNA未实现逃逸,则会被TLR3和TLR7/8识别,使该mRNA降解
9 . 新冠病毒的表面有许多棘突蛋白,这是它们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棘突蛋白通过其受体结合域(RBD)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相互作用,然后进入细胞。因此,干扰这种相互作用,是阻止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重要策略,起到治疗和预防性保护的作用,科研人员据此原理设计出了与新冠病毒棘突蛋白紧密结合的小型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BD和ACE2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B.新冠病毒结构非常简单,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结构
C.棘突蛋白空间结构的形成可能与氨基酸之间形成氢键有关
D.科研人员设计的小型蛋白与ACE2受体的空间结构可能类似
10 . IFN-I是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干扰素,具有广抗病毒活性,已被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人员对新冠患者的病情与IFN-I的相关性进行了3项独立的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①:危重症患者的血清中检测不到或仅有微量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IFN-I。
研究②:10.2%的危重症患者体内检测到抗IFN-I的抗体,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该种抗体,血清中检测到IFN-I。
研究③:3.5%危重症患者存在IFN-I合成的相关基因缺陷,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②中10.2%的危重症患者不能用IFN-I治疗
B.研究③中3.5%的危重症患者同时还患有自身免疫病
C.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之一是血清中缺乏IFN-I
D.结果提示测定血清中的IFN-I含量有助于对症治疗新冠患者
2021-11-09更新 | 3259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百校联盟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