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新冠病毒依赖核糖体“移码”的特殊机制来提高病毒蛋白表达水平。核糖体“移码”是指病毒RNA翻译过程中核糖体会向前或向后滑动一两个核苷酸,导致病毒可以利用一条RNA为模板翻译产生两种蛋白质。下列有关该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移码”可扩展病毒所携带遗传信息的利用率
B.核糖体“移码”可导致RNA上提前或延后出现终止密码子
C.核糖体“移码”会导致RNA上起始密码子位置发生改变
D.细胞中若出现核糖体“移码”现象则机体细胞免疫活动增强
2 . 导致新冠肺炎的病原体SARS-CoV-2是单链RNA病毒,具有多种变异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利用加入抗生素的合成培养基研究病毒的抗药性
B.注射疫苗通过改变种群基因库以降低病毒传播能力
C.SARS-CoV-2相对于双链DNA病毒具有较低的变异率
D.高传染性、低致死率的突变类型更容易持续传播
3 . 新冠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可特异性结合宿主细胞上的受体CD147,从而介导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单克隆抗体可结合棘突蛋白,阻断棘突蛋白与CD147结合,阻止病毒继续感染新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至少需要两次筛选,筛选的方法不同、目的相同
B.克隆化培养用棘突蛋白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可获得单克隆抗体
C.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针对棘突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D.参与构成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抗原起导向作用
4 . 目前有两种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疫苗①:将新冠病毒灭活后制成灭活病毒疫苗;疫苗②:用腺病毒载体携带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疫苗②可使人体细胞高效表达出S蛋白,能长时间反复刺激免疫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疫苗均需多次接种,因为单次接种无法产生大量记忆细胞
B.接种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抗体离不开浆细胞对疫苗的识别作用
C.机体接种两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种类完全相同
D.机体接种疫苗②前感染过腺病毒,可能会减弱疫苗的免疫效果
5 . 近期国内新冠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传播、点状暴发态势,广泛接种新冠疫苗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是减少易感人群、早发现传染源、早阻断传播扩散的有力措施。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原检测法,下图表示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机体内病毒载量变化和两种检测方法的病毒载量最小阈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侵入肺泡细胞后,人体能通过细胞免疫将其彻底清除
B.接种第三针加强针新冠疫苗,能刺激机体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由于感染初期病毒载量低,需在5天内多次核酸检测才能确定是否感染
D.在潜伏期和传染后期,均不能采用抗原检测的方法对接触者进行确诊
6 . 针对新冠病毒的减毒流感病毒载体鼻喷疫苗是利用了减毒流感病毒作为载体,携带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经体外培养获得的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自身不含 S蛋白抗原
B.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通常不会引发细胞免疫
C.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需要经细胞内基因表达后方可起作用
D.感染过流感病毒的人接种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会提高该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
2022-05-27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7 . 我国在研制新冠疫苗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已成功研制出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等多种类型的新冠疫苗,免费给国民预防接种(灭活疫苗每人接种两剂,时间间隔21天)。为了打败新冠病毒,科学家们不仅研发出了新冠疫苗,还在努力研发“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是一种有抗病毒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凭借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特点,中和抗体能抢先与新冠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使病毒无法感染细胞,继而被免疫系统清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疫苗研制成功的基本要求是能使其蛋白质保持其抗原性
B.间隔接种两剂新冠疫苗的目的是强化免疫,增加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
C.与新冠疫苗相比,中和抗体的优势是起效快,更适用于老人、小孩
D.注射中和抗体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起到预防病毒的作用
2022-05-27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泰安肥城市高考仿真模拟生物试题(三)
8 . 2022年3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显示,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随后国家药监局批准多款抗原检测试剂盒上市,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胶体金法,如图所示。胶体金是一种常用的标记技术,当大量标志物聚集时,会呈现肉眼可见的红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胶体金检测法中,如果检测线和质检线都变红,则结果为阳性,如果检测线不变红,质检线变红,则结果为阴性。如果检测线变红,质检线不变红,则结果为____________(填“阳性”“阴性”或“不能确定”)
(2)此方法可以检测抗原或者抗体,其原理是____________。根据(1)问对于结果的描述,推测检测线上固定的物质能与_____________结合(填“待测物”或“被胶体金标记的物质”),质检线上的物质能与____________结合(填“待测物”或“被胶体金标记的物质”)。
(3)此方法所用单抗的制备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合,这个过程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融合之后的细胞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次筛选。
(4)如果用此方法检测新冠抗体,连接垫上放被胶体金标记的新冠抗原,检测线上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也放新冠抗原,原因是_____________
9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对于解除隔离管理标准做了新规定:轻型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可解除隔离管理。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某基因的Ct值是指将某目的基因与过量的荧光素混合后放入PCR反应体系中,随PCR产物的积累荧光信号逐渐增强,将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次数称为Ct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N基因和ORF基因的Ct值时,应先通过逆转录得到N基因和ORF基因对应的DNA序列
B.采样标本中的N基因和ORF基因数量越多,Ct值越大
C.PCR反应过程中每次循环都要经历目的各不相同的两次升温和一次降温
D.基因工程中PCR技术可用于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以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2022-05-26更新 | 5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10 . 导致人类患病的冠状病毒对蝙蝠而言如同肠道菌群一般安全温和。科学家认为蝙蝠长期维持在40℃以上的高体温和特殊的IFN-β干扰素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FN-β干扰素产生过多时会引发剧烈的炎症反应,对细胞自身造成严重损伤。与人相比,蝙蝠体内控制IFN-β干扰素合成的上游基因STING发生突变,导致IFN-β干扰素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从而防止免疫系统的应答过于剧烈而损伤自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冠状病毒和肠道菌群与人类的关系均属于寄生
B.从蝙蝠体内提取的冠状病毒能够在40℃以上的体外环境中长期存活
C.干扰素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可以影响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D.蝙蝠的STING基因突变导致IFN-β干扰素基因表达水平高于人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