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5 道试题
1 . 支原体肺炎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等,其病原体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支原体与肺细胞均具有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B.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支原体仅属于细胞层次
C.支原体与同样能引发肺炎的新冠病毒具有相同的结构
D.支原体的遗传物质RNA会在肺细胞中逆转录为DNA
2024-01-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
1.新型冠状病毒外有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上含有病毒自身的刺突糖蛋白S。刺突糖蛋白S可以与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使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进而侵入宿主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病毒入侵人体细胞说明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是相对的
C.新型冠状病毒可利用宿主细胞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核酸、蛋白质
D.刺突糖蛋白S与ACE2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疼痛、发热等症状,如果体温高于38.5℃,可使用止痛降温的药物布洛芬进行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烧不退的患者应加盖棉被,以增加其散热量
B.患者体温保持38.5℃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全身疼痛的原因,是机体产生化学物质引发神经冲动
D.药物布洛芬可能会使机体毛细血管舒张,有利于产热
2024-01-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3 . 新冠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外侧有一层包膜,该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新冠病毒包膜上的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受体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双分子层是病毒包膜的基本支架
B.宿主细胞可能通过胞吐释放新冠病毒
C.蛋白质和糖类分子在细胞膜上均不对称分布
D.糖蛋白S与蛋白ACE2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琳·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使得针对COVID-19(RNA病毒)的有效RNA疫苗得以开发。图1、图2分别表示与DNA、RNA有关的两类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
B.图2中所含的碱基可以是胸腺嘧啶
C.图2的特定排列顺序储存着COVID-19的遗传信息
D.RNA疫苗中的核酸分子一般是双链,结构比较稳定
2024-01-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下图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机体免疫应答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皮肤、黏膜,①②参与的免疫反应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可针对部分特定病原体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②(吞噬细胞和巨噬细胞)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⑦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病原体暴露后与抗体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
D.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病毒时,⑤⑥迅速识别抗原,⑥产生大量抗体,⑤增殖分化、裂解靶细胞
6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发现核苷碱基修饰的两位科学家,从而使开发mRNA疫苗成为可能。S蛋白是新冠病毒主要的抗原蛋白,将编码S蛋白的mRNA用磷脂包裹后可制得mRNA疫苗、人接种该疫苗后,能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RNA疫苗能在人体细胞中指导合成S蛋白,进而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B.细胞因子在体液免疫中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图中辅助性T细胞接受抗原肽刺激后会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D.经蛋白酶体分解成的抗原肽与MHCI结合后,可被T细胞识别
2024-01-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近日,支原体肺炎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支原体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主要表现为干咳、发热。此外,肺炎的种类还有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Zn、Fe、Mg等微量元素
B.细菌、支原体共同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但新冠病毒没有这一结构
C.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效,对病毒性肺炎无效
D.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这是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
2024-01-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 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针对新冠感染的mRNA疫苗的开发成为可能。通过掺入修饰的核苷(特别是修饰的尿苷),有助于抑制合成mRNA的免疫应答,从而降低疫苗的毒性并能改善基因的翻译水平,合成更多的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mRNA中的碱基修饰属于表观遗传,可影响后代表型
B.某人首次注射mRNA疫苗后,出现局部皮肤形成红斑,水肿等症状,说明mRNA疫苗是过敏原
C.mRNA疫苗注射进入血浆后被免疫系统识别,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形成抗体和记忆细胞
D.mRNA疫苗在安全性方面的较大优势是基本上没有与人体核基因组整合的风险
9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促使科学家们开发出有效的mRNA疫苗来对抗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疫苗有多种,其中灭活病毒疫苗防护力大约在70~80%,而mRNA疫苗产生的防护力会更高,可以使有效率达到95%以上。如图是mRNA疫苗作用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灭活病毒疫苗是保留抗原成分而丧失致病性的一种疫苗
B.脂质纳米颗粒被细胞融合内吞摄入不需要消耗能量
C.mRNA疫苗能在一定时间内不断地翻译出病毒刺突蛋白
D.巨噬细胞吞噬消化抗体—病毒复合物与溶酶体有关
2024-01-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肺炎的种类还有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蛋白质
B.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核酸
C.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具有细胞结构
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均无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