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病毒(RNA 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以胶体金为指示标记,其原理如下图。若样品中有新冠病毒,被检样品虹吸通过胶体金垫与新冠特异性抗体 1(足量、可移动、与胶体金结合在一起)结合,形成抗原抗体 1 胶体金复合物,复合物继续向右爬行,通过T 线时与固定于此的新冠特异性抗体 2 结合,形成双抗体夹心胶体金复合物,在 T 线处呈现色带。过量的抗体 1 继续向右爬行,和固定在 C 线的抗抗体 1 的抗体形成胶体金免疫复合物,呈现色带,可判断操作正确且试剂盒有效。

1.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主要有效成分是各种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抗体 1、抗体 2 都需要用新冠病毒作为抗原
B.若检测呈阳性,则 T、C 线都显色,共发生 3 种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
C.单抗细胞株的获得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D.若 T 线显色,C 线无色,依旧可判断受试者为阳性
2.抗原检测快速、方便,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所以还需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关于核酸检测说法正确的是(       
A.核酸检测时可将采集的样品直接利用 PCR 技术进行扩增
B.核酸检测准确率高是因为新冠病毒 RNA 的特异性
C.可采用带标记的核酸分子探针检测采集的生物样品中的抗原
D.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是双链 DNA 分子探针与待测样品能碱基互补配对
2023-02-03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
1.新型冠状病毒外有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上含有病毒自身的刺突糖蛋白S。刺突糖蛋白S可以与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使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进而侵入宿主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病毒入侵人体细胞说明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是相对的
C.新型冠状病毒可利用宿主细胞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核酸、蛋白质
D.刺突糖蛋白S与ACE2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疼痛、发热等症状,如果体温高于38.5℃,可使用止痛降温的药物布洛芬进行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烧不退的患者应加盖棉被,以增加其散热量
B.患者体温保持38.5℃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全身疼痛的原因,是机体产生化学物质引发神经冲动
D.药物布洛芬可能会使机体毛细血管舒张,有利于产热
2024-01-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3 . 新冠病毒包膜表面的S蛋白能识别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并导致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制备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的线路是:提取新冠病毒RNA→通过RT-PCR(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筛选RBD蛋白(S蛋白中真正与ACE2结合的关键部分)基因(图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2)→导入CHO细胞并培养→提取并纯化RBD蛋白→制成疫苗。图3为利用电泳技术对PCR的产物进行纯度鉴定,1号泳道为标准(Marker),2号泳道为阳性对照组,3号泳道为实验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RT-PCR技术获取RBD蛋白基因时,需加入逆转录酶、TaqDNA聚合酶
B.3号泳道出现杂带的原因可能是引物的特异性不强,结合到模板的其他地方
C.2号泳道是以提纯的RBD蛋白基因片段为材料所做的阳性对照组
D.为提高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正确连接效率,最好选择限制酶EcoRI和HindⅢ切割
2023-07-02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1: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2019-nCoV"病毒,该病毒为有包膜RNA病毒,具有RNA聚合酶基因,无逆转录酶基因。新冠病毒借助其表面的S蛋白(棘突蛋白)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目前病毒出现了传染性更强的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株。
材料2:疫苗接种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力措施。目前病毒的检测方法有:①核酸检测:以病毒的基因序列为检测对象,通过PCR扩增,水解荧光标记探针产生荧光;②抗原检测:检测病毒表面的特异性糖蛋白;③抗体检测:检测感染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异性抗体。
1.下列有关新冠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变异株中发生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B.奥密克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C.S棘突蛋白与ACE2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增强是病毒与宿主相互选择的结果
2.下列有关病毒的检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方法①②③都需要从患者体内采集病毒样本
B.方法②③都需要用到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
C.某人有可能①②为阳性③为阴性,也可能③为阳性①②为阴性
D.采用①方法时,需要用到引物、探针、逆转录酶、Taq酶、dNTP等
3.小韬同学自愿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射疫苗时,针头刺入的部位是静脉血管
B.注射疫苗时,小韬能够忍住刺痛感保持手臂不动,属于简单反射
C.注射疫苗前,小韬因紧张心跳加快,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有关
D.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的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与T细胞无关
2022-06-25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浙南名校联盟期末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在世界范围爆发。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经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了数种快速检验新冠肺炎病原体的方法,以正确诊断是否感染病毒。下列与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诊断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镜检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病人的痰液或血液,以发现病原体
B.PCR技术:体外基因复制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内把病原体的基因扩增到数百万倍
C.抗原-抗体法:用特殊制备的病原体蛋白质与病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特异性结合,确认病人是否感染过病原体
D.基因探针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因子等标记的核酸分子做探针,利用核酸分子杂交原理来检测病原体
2020-08-2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
6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美国的匈牙利裔科学家卡塔琳·卡里科和美国科学家德鲁·魏斯曼获此殊荣。被核苷碱基修饰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mRNA-1273”可诱导健康志愿者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关于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灭活新冠病毒表面存在抗原蛋白
B.新冠病毒mRNA疫苗无法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
C.新冠病毒mRNA疫苗是以mRNA-1273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作为抗原
D.理论上灭活病毒疫苗和mRNA疫苗都可治疗新冠肺炎
7 .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肺炎的种类还有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蛋白质
B.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核酸
C.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具有细胞结构
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均无效
8 . 下列有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A.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B.若昆虫的种群数量超过K值,非密度制约因素作用会增强
C.持续38℃高温可以引起蚜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高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属于影响人口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2024-01-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现已成功开发出针对 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有效 mRNA 疫苗。下列关于免疫学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
A.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
B.mRNA 疫苗不能直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C.该疫苗通过识别并结合组织相容性抗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D.mRNA 疫苗与DNA 疫苗相比,避免了基因整合到人体细胞的风险
2024-01-1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能识别靶细胞膜上的特定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并与之结合,再通过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新冠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戴口罩能减少新冠病毒通过飞沫在人群中的传播
B.刺突蛋白(S)与ACE2结合后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可研发与刺突蛋白(S)特异性结合的药物来抑制病毒入侵
D.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