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新型冠状病毒侵染人体肺部细胞后,会在肺部细胞内部大量增殖。下列关于子代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原料来自人体肺部细胞
B.能量来自新型冠状病毒
C.场所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核糖体
D.模板来自人体肺部细胞
2 . 疫苗是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终结疫情最有力的科技武器。中国科兴新冠疫苗使用了传统的灭活疫苗技术,即通过体外培养病毒并灭活,将灭活的病毒制成疫苗。为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该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两次。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技术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但保留了新冠病毒的抗原性
B.第二次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的记忆细胞迅速分裂成浆细胞,并分泌大量抗体
C.间隔注射两次新冠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和种类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D.接种新冠疫苗属于被动免疫,能对机体提供应对相关疾病的长期保护
3 . 核酸检测是确认疑似病人是否患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也是确诊患者的重要依据。下列对PCR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有关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紫外线和75%酒精对核酸检测室的工作空间和操作台面进行消毒后,工作人员无需做其他防护就可以进入
B.当工作人员双手伸进生物安全柜并在操作台上进行操作时,要使柜内保持一种负压状态
C.试管中的病毒经过30分钟的56℃水浴加热处理即被灭活,灭活处理完毕的试管,在检测时仍需经过20分钟的常温静置才能打开试管塞
D.提取到的病毒核酸,需要进行PCR扩增后才能用于检测
4 . 新型冠状病毒(如左图)和SARS病毒都会造成肺炎。如右图是SARS-CoV S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与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血浆中的抗体相比,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制备疫苗最重要的目的是对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进行免疫_________(填“治疗”或“预防”)
(2)在制备是SARS-CoV S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A细胞还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获得大量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
(3)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小鼠的淋巴细胞有上述两种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根据该原理,在含甲的混合培养液中添加氨基嘌呤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筛选出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SARS-CoV S蛋白单克隆抗体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新型冠状病毒发挥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5 . 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可分别称为DNA病毒或RNA病毒,RNA病毒包括+RNA(正链RNA)病毒和-RNA(负链RNA)病毒。如图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正链RNA病毒,不含RNA复制酶)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已知其RNA为单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决定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均位于+RNA中
B.过程①和②可同时进行且①需要宿主的核糖体
C.过程②消耗的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等于④消耗的嘧啶数与嘌呤数的比值
D.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较困难与其遗传物质易变异有关
6 . 新冠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单链RNA病毒,其表面有囊膜和蛋白质,其中棘突蛋白可被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识别,然后囊膜和细胞膜融合,整个病毒进入肺泡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中腺嘌呤与脱氧核糖相连接
B.ACE2受体识别棘突蛋白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新冠病毒进入肺泡上皮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D.病毒的棘突蛋白的合成需要肺泡细胞提供能量和原料
7 . 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2020-07-08更新 | 24831次组卷 | 120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