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核酸是生物体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核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的遗传物质由4种核苷酸组成,仅存在于细胞核中
B.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特异性体现在其具有特定的核糖核苷酸数量和排列顺序
C.将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会得到6种小分子物质
D.细胞中的DNA和RNA是以碳链为骨架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2 . 新冠疫情的快速控制,离不开我国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对新冠病毒(一种RNA病毒)的快速检测能力。荧光定量PCR可定量检测样本中DNA含量,其原理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引物的同时,加入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并生成荧光分子,即DNA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如图),荧光监测系统随时接收荧光信号变化。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次数称为循环阈值(Ct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内DNA复制的引物种类与PCR所用引物种类相同
B.一个初始DNA分子经过4次循环后,得到6个等长的DNA分子
C.Ct值越大,被检测样本中病毒数目越多,对被检测者的危害性越大
D.最终监测的荧光强度与起始时反应管内样本DNA的含量呈正相关
2023-02-23更新 | 146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栖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中的蛋白质可在病毒内合成
B.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中含有4种含氮碱基
C.新型冠状病毒无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D.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
4 . 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原检测采用胶体金试纸条,待测样本加入样孔后,样本沿着硝酸纤维素膜向前移动,如果样本中含有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有N蛋白),首先会被结合垫上的金标抗体(N蛋白抗体—胶体金颗粒)结合,形成“新冠病毒抗原—金标抗体”复合物,继续向试纸吸水垫方向移动。在T线(检测线)上被T线抗体截获后,T线呈现红色,试纸中金标抗体数量是富余的,会继续向前移动到C线(质控线),被C线抗体截获后,C线也呈现红色。下图为新冠病毒的抗原检测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蛋白应是新型冠状病毒中保守性较高的蛋白质
B.试纸条C线的抗体为N蛋白抗体,T线的抗体为抗N蛋白抗体的抗体
C.若该试纸条C线与T线都不出现红色,说明被检测者尚未感染新冠病毒
D.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在过冷、过热或过度潮湿环境中会导致检测结果异常
5 . 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种因素被称为密度制约因素;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其作用强度和种群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因素都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或迁移率来起着控制种群数量的作用
B.持续38℃高温可以引起蚜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说明高温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C.森林中,害虫和食虫鸟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现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
D.新冠病毒容易在密集的人群中传播,属于密度制约因素,所以阳性个体要进行隔离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6 . 科研人员利用新型冠状病毒和健康小鼠做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组: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健康小鼠→小鼠正常生长;
乙组: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健康小鼠→小鼠患病死亡;
丙组: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RNA 酶+健康小鼠→小鼠正常生长
A.自然条件下新型冠状病毒能发生基因突变
B.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C.新型冠状病毒与 T2 噬菌体的结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基本相同
D.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2022-12-24更新 | 498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我国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其核酸碱基序列(基因组)的测序,并通过与其他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对比,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中的特异核酸序列。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其核酸的特异性体现在核糖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B.与大肠杆菌细胞内含有的核酸相比,新冠病毒的核酸特有的含氮碱基为尿嘧啶
C.其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产物
D.其核酸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8 . 新冠病毒是一种 RNA 病毒,主要侵染人体肺部黏膜细胞。RNA 疫苗是目前预防新冠病毒的第三代疫苗。RNA 疫苗的基本原理是将控制新冠病毒抗原蛋白(S 蛋白)合成的 RNA 导入人体,在体内表达出 S 蛋白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制备 RNA 疫苗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遗传物质相比,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在化学组成上特有的成分是______。RNA 疫苗导入人体后,RNA 需与细胞中的______(结构)结合才能进行 S 蛋白的合成。
(2)已知 RNA 需进入细胞才能发挥疫苗效应,人体血液中有 RNA 酶,直接注射 RNA 往往不能发挥作用。据此分析制备 RNA 疫苗时,将 RNA包裹在纳米脂质体颗粒中的理由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对未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鼠肠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测定了细胞周期(含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根据 DNA 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分 G1 期、S 期和 G2 期)中各阶段的时间,结果如下:G1 期(DNA 合成准备期)时长为 3.4 小时,S 期(DNA 合成期)时长为 7.9 小时,G2 期(DNA 合成后期即有丝分裂准备期)时长为 2.2 小时,分裂期(M 期)时长为 1.8 小时。向培养液中加入 DNA 合成抑制剂,会使处于 DNA 合成期的细胞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 DNA 合成抑制剂约__________h 后,细胞都将停留在 S 期和停留在 G1/S 两时期的临界点处。另外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的人的宫颈癌细胞的分裂间期时长为 20.5 小时,分裂期时长为 1.5 小时;人的干细胞分裂间期时长为 21.0 小时,分裂期时长为 1.0 小时。若要用作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以上三种细胞中应选取的细胞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9 . 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时,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离子浓度、酸碱平衡和血液中肝酶等各项指标,还需要将药物溶解到生理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中,再进行静脉滴注给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重症患者肺部的血管通透性增大可能导致肺水肿
B.肺水肿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和酸碱平衡失调
C.将药物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可能导致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降低
D.血浆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10 . 新冠病毒与大肠杆菌的区别、蓝细菌与小麦的区别分别在于(  )
A.有无细胞壁、有无遗传物质B.有无细胞结构、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有无成形细胞核、有无细胞结构D.有无成形细胞核、有无细胞壁
2022-10-29更新 | 1175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