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眼镜蛇的毒液是神经毒素,这种毒液具有神经-肌肉(神经-肌肉的接头相当于突触)传递阻滞作用,引起横纹肌弛缓性瘫痪,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对这种神经毒液作用机理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阻断神经-肌肉传递
B.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小体,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C.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抑制神经递质的正常分解
D.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影响突触后膜的兴奋
2023-10-12更新 | 661次组卷 | 27卷引用:海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3)1
2 . 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缩手反射属于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当手指碰到尖锐的物体时,通常是____________(填“先缩手后感到疼痛”或“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已知图中的SG区与疼痛的程度有关,在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当SG区轴突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______受到刺激,就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之融合,同时释放大量的谷氨酸(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导致疼痛感增强。
(3)若要探究止痛药X的作用位点是突触还是神经纤维,可将药物分别作用于SG区的突触和______点,再针刺______,观察并记录实验者是否感觉到疼痛。若药物作用于SG区的突触时,实验者没有感觉到疼痛,作用于上述实验点时,实验者感觉到疼痛,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人体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对肌群进行精确的调控来实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轴突末梢中突触小体内的Ach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突触间隙的Ach与突触后膜上的AchR结合,将兴奋传递到肌细胞,从而引起肌肉____________,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__信号到____________信号的转换。
(3)有机磷杀虫剂(OPI)能抑制AchE活性。OPI中毒者的突触间隙会积累大量的__________,导致副交感神经末梢过度兴奋,使瞳孔_________
(4)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与补体C5(一种蛋白质)的激活相关。如图所示,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两者发挥不同作用。
①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后者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因此C5a-C5aR1信号通路在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论上使用C5a的抗体可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理由是__
②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肌细胞破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某研究发现,环境温度升高使 AC 神经元的阳离子通道(TrpA1)被激活,阳离子内流导致AC神经元兴奋。该信号通过神经传导,最终抑制 PI 神经元兴奋,从而促进夜晚觉醒。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C神经元可接受高温刺激并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形式将兴奋传至DN1P神经元
B.抑制AC神经元中TrpAl基因的表达会使高温促进夜晚觉醒的作用减弱
C.某药物可促进突触间隙中CNMa的分解,从而减弱高温对夜晚睡眠质量的影响
D.DN1P神经元释放的递质CNMa与CNMa受体结合使PI神经元兴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研究发现,位于感觉神经末梢膜上的TRPV1通道与炎症反应引起的炎症痛有密切关系,图1表示炎症因子IL-6引发炎症疼痛时的分子机制(注:GP130-JAK、P13K、AKT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图2表示痛觉产生及止痛原理。请据图分析回答:

(1)据图1分析可知,炎症因子IL-6可与IL-6R受体结合,通过GP130发挥作用,使JAK磷酸化,进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使Ca2+内流增加。
(2)图2中的痛觉中枢位于_________,属于_______神经系统。P物质是A神经元分泌的痛觉神经递质,当其与P物质受体结合时,引发B神经元膜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兴奋在A神经元和B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药物吗啡及C神经元释放的内啡肽均能止痛,它们可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促进A神经元K+外流,通过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抑制痛觉产生。
(4)长期使用吗啡可致依赖成瘾,同时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内源性内啡肽的生成。一旦停用吗啡,P物质的释放量会迅速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出现更强烈的痛觉等戒断综合征。
2022-04-21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一中等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联考生物试题
6 . 人的神经系统十分复杂,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联系,神经元对多个突触传来的信息进行整合后,作出适当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______等部分。
(2)______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为特化的细胞膜,突触间隙中充满了______(填“血浆”“组织液”或“淋巴”)。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具有单向性的原因是______
(3)脊髓休克是指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现将某实验犬的脊髓上部横向切断,完全失去与脑的联系后也出现脊髓休克的现象,3天内,即使膀胱尿液充盈,实验犬也不排尿,由此说明脑对脊髓排尿反射的影响可能是______
(4)研究发现,局部麻醉施药后会因细胞的吸收而使麻醉效果逐渐消退。将一定剂量的肾上腺素与麻醉药混合使用,可以延长麻醉时间,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
7 .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健康人体内的5-羟色胺(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大脑皮层神经突触中的含量比较高,缺乏该物质会使人出现抑郁症状。氟西汀属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具有抗抑郁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5-羟色胺的释放和扩散均需要消耗ATP
B.5-羟色胺发挥作用后可被再摄取进入突触小体
C.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使Na通透性增强
D.氟西汀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回收5-羟色胺来抗抑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