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血清素(5-羟色胺)是一种可以影响情绪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抑制性神经递质,是天然的“情绪稳定剂”。光照与季节变换会影响血清素的合成与释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清素的分泌方式是______,此过程与______(细胞器)有关。血清素发挥作用时在神经元间只能单方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
(2)血清素通过突触间隙______(填“扩散”或“自由扩散”)到突触后膜的附近,并与之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光照不足的秋冬季引起的季节性情绪障碍(简称SAD),是一种感情或情绪的失调。请根据题中信息推测SAD在秋冬季症状更明显的原因是______
(4)血清素是褪黑素(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的前体物质,请分析白天接受充足光照可促进夜晚睡眠的原因是______

2 . 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信号分子,抑郁症患者的5-HT水平较低。释放的5-HT发挥作用后,部分5-HT被膜上的5-HT转运体重吸收进入突触前神经元。氟西汀是一种抗抑郁药物,能抑制5-HT转运体的功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5-HT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发挥作用后即被降解
B.5-HT转运体位于突触前膜上,能识别并转运5-HT
C.氟西汀是通过促进5-HT的释放来改善抑郁症状的
D.5-HT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后,会引起大量内流
3 . 人体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嗓子痛等症状。机体疼痛和发热现象与前列腺素E(简称PGE)密切相关,部分机理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侵入人体时,___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其在体内扩散;被病毒入侵的细胞由___识别并裂解。
(2)人体感染病毒后发生炎症反应产生的致痛物质可刺激痛感受器,引起细胞膜上___,从而产生兴奋,兴奋最终传导至___产生痛觉。
(3)布洛芬可以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镇痛退热的效果。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为了缓解疼痛,常使用布洛芬。请据图分析布洛芬镇痛的机理:___
2024-03-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高三下学期一模理综生物试题
4 .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们要追求健康、绿色、品质的生活。毒品可卡因是一种神经中枢类兴奋剂,能作用于神经递质多巴胺(DA)的转运体,降低DA的回收速率从而使神经系统处于持续兴奋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卡因通过阻断多巴胺的回收,使吸毒者产生持续的愉悦感
B.若经常吸食可卡因,会使机体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增多
C.兴奋剂可使神经系统、心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而损害器官的功能
D.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卡因后突然停用可能会出现抑郁等不良症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神经疲劳是一种防止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的保护性抑制现象,神经疲劳主要与突触间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或耗竭有关。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引起神经疲劳(       

A.服用药物,该药物的成分能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分解酶的活性
B.酸中毒时,突触间隙中的H能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的活性
C.饮用茶后,茶叶中的茶碱可提高突触后膜对兴奋性神经递质的敏感性
D.吸食毒品,该毒品的成分可阻止突触前膜对兴奋性神经递质的摄取回收
6 . 人体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对肌群进行精确的调控来实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轴突末梢中突触小体内的Ach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突触间隙的Ach与突触后膜上的AchR结合,将兴奋传递到肌细胞,从而引起肌肉____________,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__信号到____________信号的转换。
(3)有机磷杀虫剂(OPI)能抑制AchE活性。OPI中毒者的突触间隙会积累大量的__________,导致副交感神经末梢过度兴奋,使瞳孔_________
(4)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与补体C5(一种蛋白质)的激活相关。如图所示,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两者发挥不同作用。
①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后者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因此C5a-C5aR1信号通路在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论上使用C5a的抗体可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理由是__
②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肌细胞破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