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特异性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预防肺结核的措施包括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治疗肺结核的方法是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并注意休息、营养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1.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与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时产生ATP的场所存在差异
B.该菌的细胞壁可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催化作用下降解
C.该菌的生物膜系统使细胞结构区域化,利于代谢的进行
D.该菌细胞内有DNA和RNA,DNA是其主要的遗传物质
2.下列关于肺结核预防与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属于主动免疫
B.给肺结核病人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属于被动免疫
C.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B细胞增殖分化需要抗原与细胞因子的共同刺激
D.结核杆菌侵入人体细胞后,消灭该菌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作用
2 . 丙肝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可直接翻译出RNA聚合酶,进而促进RNA复制,并在细胞中完成翻译和装配以完成增殖。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播,侵入人体后会导致严重的肝炎,下图为病毒侵入人体后,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数字表示相关过程),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丙肝病毒RNA复制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RNA翻译出RNA聚合酶发生在RNA复制之前
B.丙肝病毒RNA的翻译是沿母链的5'→3'进行
C.丙肝病毒RNA复制和翻译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D.亲代病毒基因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传递给子代病毒
2.下列关于丙肝病毒侵入人体引发免疫反应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a为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呈递抗原信息
B.细胞c为B细胞,能直接识别丙肝病毒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
C.丙肝病毒第二次进入机体时,引发的免疫过程只有⑨⑦⑧
D.丙肝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物质乙可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2024-02-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病毒(RNA 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以胶体金为指示标记,其原理如下图。若样品中有新冠病毒,被检样品虹吸通过胶体金垫与新冠特异性抗体 1(足量、可移动、与胶体金结合在一起)结合,形成抗原抗体 1 胶体金复合物,复合物继续向右爬行,通过T 线时与固定于此的新冠特异性抗体 2 结合,形成双抗体夹心胶体金复合物,在 T 线处呈现色带。过量的抗体 1 继续向右爬行,和固定在 C 线的抗抗体 1 的抗体形成胶体金免疫复合物,呈现色带,可判断操作正确且试剂盒有效。

1.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主要有效成分是各种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抗体 1、抗体 2 都需要用新冠病毒作为抗原
B.若检测呈阳性,则 T、C 线都显色,共发生 3 种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
C.单抗细胞株的获得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D.若 T 线显色,C 线无色,依旧可判断受试者为阳性
2.抗原检测快速、方便,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所以还需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关于核酸检测说法正确的是(       
A.核酸检测时可将采集的样品直接利用 PCR 技术进行扩增
B.核酸检测准确率高是因为新冠病毒 RNA 的特异性
C.可采用带标记的核酸分子探针检测采集的生物样品中的抗原
D.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是双链 DNA 分子探针与待测样品能碱基互补配对
2023-02-03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疟原虫感染会引发宿主的免疫抑制,给疟原虫的防治和疫苗研究带来许多难题。某团队以健康小鼠为实验材料,以统计能特异性识别该抗原的T细胞百分数为指标,研究ISF(疟原虫体内分离、提纯的某物质)引起免疫抑制的作用机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甲组(实验组)乙组(对照组)
能特异性识别该抗原的T细胞百分数(%)12%38%

A.甲、乙两组实验应选择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
B.实验组小鼠注射适量的ISF溶液,对照组注射等量蒸馏水
C.ISF可能通过降低能特异性识别该抗原的T细胞数量,抑制体液免疫
D.可通过测定两组实验中浆细胞或抗体的数量,证实上述推测是否正确
2023-02-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5 . 新冠病毒在侵染人体过程中被免疫系统层层阻挡和清除,但是一旦侵入体内,即引起病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正确配戴口罩可一定范围内阻止带有病毒的飞沫传播
B.皮肤对新冠病毒的阻挡没有特异性,是与生俱来的防卫功能
C.新冠病毒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并产生一定量的记忆细胞
D.效应T细胞可将侵入宿主细胞内的病毒释放出来但没有杀死病毒的能力
2020-11-07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寨卡病毒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反应简化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关细胞或物质。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所示细胞和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除细胞①外,细胞②~⑧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细胞①~⑧都是淋巴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C.细胞③表面有⑨的受体,接受⑨的信号即被致敏
D.细胞⑧表面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受体和MHC
2.关于图示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⑧可分泌穿孔素使被感染的细胞凋亡
B.寨卡病毒诱导机体产生的⑩可能不止一种
C.⑩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可直接消灭细胞中的病原体
D.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细胞④、⑦能快速地增殖分化
7 .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刺激细胞Ⅵ增殖分化,从而分泌大量的抗体
B.④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杀灭病原体
C.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细胞Ⅲ也可以分化为细胞Ⅱ
D.细胞Ⅴ膜表面无抗原受体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024-04-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十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8 .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是PD-1的配体,PD-1与PD-L1结合后可提供抑制性信号,诱导T细胞凋亡,最终抑制干细胞免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可以恢复T细胞的活性
B.肿瘤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机体的免疫监控
C.可通过注射PD-1抗体来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
D.PD-1与PD-L1结合使T细胞凋亡属于自身免疫病
2024-03-29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双氢青蒿素(DHA)不仅是抗疟疾的特效药,而且对红斑狼疮有明显的疗效(对盘状红斑狼疮的疗效超过9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超过80%)。进一步研究发现,DHA对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B.DHA导致抗体产生量减少,从而降低免疫系统的敏感性
C.用DHA处理刚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大鼠,其器官成活率将会明显提高
D.B细胞在骨髓中产生及成熟之后会进入内环境,在特殊的信号刺激下可分化为浆细胞
2024-03-16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无胸腺裸鼠(先天无胸腺)常作为免疫学研究的实验动物,用大剂量X射线作用于无胸腺裸鼠,杀死小鼠所有的血细胞并使骨髓丧失制造血细胞的能力,培养一段时间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无胸腺裸鼠能产生B淋巴细胞,不能产生成熟的T淋巴细胞
B.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增殖,分化,也能处理,呈递抗原
C.体液免疫需要B细胞和T细胞的共同作用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细胞的增殖、分化都需要细胞因子促进
2024-03-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15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