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1 . 中国以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这一成果于2021年9月2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利用碘液来检测人工合成的淀粉
B.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利用
C.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6H12O6n
D.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中有生物酶参与
2023-01-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银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下图表示苹果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浓度为0时,苹果的细胞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
B.氧气浓度在5%~15%时,苹果同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C.P点重合为一条曲线后,表明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
D.由图可见,保存苹果时应避免空气流通,保障无氧环境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葡萄糖和脂肪是细胞呼吸常用的物质,葡萄糖中的氧含量远多于脂肪,科学研究中常用RQ(释放的CO2体积/消耗的O2体积)来推测生物的呼吸方式和用于呼吸的能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淹时植物根细胞的RQ>1,该植物根细胞呼吸的产物可能有酒精
B.若测得酵母菌在葡萄糖培养液中的RQ=1,说明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C.若测得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的RQ<1,该植物种子可能富含脂肪
D.人体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若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RQ会大于1
4 . 《美国科学院院报》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一种过敏原特异性抑制剂,有效地阻止了花生过敏原与IgE(一种抗体)的结合,以抑制对花生的过敏反应,在过敏反应初期,IgE和过敏原蛋白结合在肥大细胞表面,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化学物质,这是患者过敏反应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过强的一种表现,属于体液免疫
B.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许多过敏反应还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IgE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参与其分泌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D.特异性抑制剂通过阻止过敏原与IgE的结合,促进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可有效避免人体发生过敏反应
5 .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都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既有统一性,也有差异性
6 . 近日,国外某地的废水样本中被检测出了脊髓灰质炎病毒,该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属于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滴剂是一种减毒的活疫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
B.B细胞在活化后合成并分泌大量抗体
C.辅助性T细胞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
D.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2023-11-0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中,类囊体薄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囊体薄膜上有四种色素,是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的场所
B.类囊体薄膜上合成的ATP能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类囊体薄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具有选择透过性
D.类囊体薄膜上氧气的产生速率是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2022-06-15更新 | 455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银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科学家在成功合成病毒之后,又通过人工破坏支原体的 DNA,并用人工合成的DNA替代,成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个人工合成基因组细胞,但该细胞在生长和分裂时表现异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合成病毒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B.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C.人工合成的基因也能在支原体的细胞核中表达
D.人工合成基因组细胞生长和分裂异常可能是缺少调控生长增殖的基因
9 .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植物韧皮部中的筛管细胞均没有细胞核
B.当细胞进入有丝分裂的前期时,rRNA的合成将暂时停止
C.染色质和染色体在化学组成和形态结构上均可以反映出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
D.细胞的类型及细胞生长的不同阶段,核膜上核孔的数目一般不同
2022-06-02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银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肉和其他兴奋性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细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余下部分为肌酸(C),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细胞中ATP的含量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分子ATP水解后可得1分子腺苷、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
B.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
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磷酸肌酸与肌酸含量比值会有所下降
D.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对于维持ATP含量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