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31 道试题
1 . 某植物花腋生对顶生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后 代
腋 生顶 生
顶生×顶生0804
腋生×腋生807270
顶生×腋生295265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该植物花腋生和顶生这一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根据杂交组合_____做出判断,判断依据是_____
(2)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组合三中顶生的基因型是_____
(4)表中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组合的是_____
(5)若杂交组合二的子代腋生植株自由交配,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2 . 果蝇具有易培养、繁殖快、相对性状明显等特点,是较好的遗传学材料。已知果蝇眼色由A、a和B、b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色素形成,基因B决定红色,基因b决定粉色;当基因A不存在时,果蝇眼色表现为白色。为了研究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选取一对红眼(AaBb)雌雄个体进行交配。(果蝇的性别由X染色体数目决定,当X≥2时,为雌性)
(1)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白色=_________,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选择子代粉色眼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产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3)果蝇的直毛(G)与分叉毛(g)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再用分叉毛雌果蝇与直毛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时,后代中偶然出现一只分叉毛雌果蝇,对其产生原因,科研人员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说。
假说一:该个体多了一条染色体;
假说二:该个体发生了一条染色体部分片段(含相应基因)缺失;
假说三:该个体一条染色体上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若显微镜观察该个体的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_条,可以否定假说一;
②对G、g基因进行荧光标记后,若观察到该个体的初级卵母细胞中荧光点的数目为_________个,可以否定假说二;
③现已确定该个体产生原因为基因突变。请用遗传图解写出该突变个体与直毛雄果蝇杂交产生子代的过程_________
2023-05-20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3 . 牵牛花为两性花,有白花、红花、蓝紫花,其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当基因A存在、基因B不存在时表现为红花,当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蓝紫花;其余表现为白花。某小组以白花(甲)、红花(乙)、蓝紫花(丙)三个品系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白花(甲)与红花(乙)杂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2:1:1.
实验二:蓝紫花(丙)自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白花(甲)、红花(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分析,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
(2)若让白花(甲)和蓝紫花(丙)杂交,则子代蓝紫花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
(3)实验二中,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某位小组成员计划让实验二F1中的某白花植株自交,并根据其后代的表型情况来判断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但另一位成员认为该方案不可行,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
4 .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举国哀悼。袁老的水稻理论帮助中国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让14亿人免受饥饿。下表是科研人员测得杂交水稻在不同温度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单位: mg/h) 随光照强度变化的部分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

0Lx

600 Lx

800 Lx

1000 Lx

1200 Lx

A

20℃

-6

+4

+9

+14

+10

B

25℃

-10

+6

+12

+23

+18

C

30℃

-15

+11

+24

+30

+26

D

35℃

-32

+17

+21

+28

+24

E

40℃

-29

+10

+16

+25

+19

F

45℃

-25

-3

0

+10

+5

注意: (表中“+”表示吸收,“-” 表示释放)
(1)从变异的角度分析,杂交水稻培育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最适合水稻生长的条件组合是_______。光照条件下,测得的CO2吸收量可以代表______(填“净”或“真正”)光合速率。
(3)在光照强度800Lx、温度35℃时,水稻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此时,水稻每小时固定CO2的量为___________mg。
(4)在相同温度下,光照强度1000Lx时的CO2吸收速率明显大于光照强度600Lx时,其原因是__________
(5)在相同光照强度下,F组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小于D组水稻的光合速率,有同学推测原因可能是: 一是温度升高,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降低:二是高温破坏了叶绿素分子,使叶绿素含量降低。为了探究是否存在原因二,请利用上述光照强度1000Lx 时的D、F两组水稻为材料设计实验,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家兔耳形有尖状、圆状和扇状三种类型,该性状与性别无关(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为探明耳形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做了相关杂交实验,并对子代耳形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扇状×扇状→F1全为扇状
实验二:圆状×圆状→F1中圆状︰扇状=3︰1
实验三:尖状×扇状→F1中尖状︰圆状︰扇状=1︰2︰1
实验四:尖状×尖状→F1中尖状︰圆状︰扇状=9︰6︰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兔的耳形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定律。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
(3)让实验三F1中圆状耳不同基因型之间相互交配,F2中表现为尖状耳的有150只,那么表现为圆状耳的个体理论有_____只。
(4)实验四F1中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有_____种。
6 . 下列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一)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盐酸等。
(二)实验步骤:
步骤试管1试管2试管3
1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21mL蒸馏水
3保持温度37℃保持温度37℃保持温度37℃
42mL过氧化氢溶液2mL过氧化氢溶液2mL过氧化氢溶液
5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1)表中的①是_____,②是_____,产生气泡最多的是_____号试管。将步骤2和步骤4的顺序颠倒,对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影响_____,原因是_____
(2)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能使用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吗?_____为什么?_____
(3)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_____,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下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_____
7 . 玉米粒色有紫色粒和白色粒两种表型,选取纯种的紫色粒玉米植株与白色粒玉米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均为紫色粒,F1自交得到F2,F2中表型及比例为紫色粒∶白色粒=9∶7,同学们对此提出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玉米的粒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A和B同时存在表现为紫色粒,其余为白色粒。
观点二:玉米的粒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但含某种基因的部分花粉不育,导致F2的性状分离比偏离3∶1。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观点一,可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F2中紫色粒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F2白色粒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
(2)依据观点二,可推测F1产生的含_____________(选填“A”或“a”)基因的部分花粉不育。
(3)为验证两种观点,以亲本中的白色粒植株和F1植株为实验材料进行测交,F1植株应为_____________(选填“父本”或“母本”),若子代出现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则观点一成立;若子代出现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则观点二成立。
8 . 某湖泊是1960年为建设水电站而筑坝蓄水形成的大型人工湖,人工湖构建以来气候变化相对稳定,1998、1999年发生大面积藻类水华。为探究这次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分析并调查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如下图1。

(1)图1所示箭头所指方向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_____
(2)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N、P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原因一是藻类大量增生,由于藻类的_____,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原因是,藻类大量死亡,导致_____(填“需氧型”或“厌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水中含氧量降低和藻类分泌的毒素都会引起水生动物死亡,加剧水体的污染,形成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3)分析图2发现,“水体富营养化”学说不能很好解释1998、1999年该湖水华发生的原因,依据是_____

(4)由表1、图1、2综合分析,湖中鲢、鳙主要捕食_____,由于渔业的过度捕捞以及银鱼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_____,使藻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水华的发生。
(5)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当前在城市建设中,应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如图所示为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的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材料二: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地处中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光照、热量、水源充足,很适宜栽桑养蚕和养鱼。在这里形成了桑基鱼塘这一较完整的生态农业。
①在人工湿地中也有“1+1>2”的效果,“1+1>2”所体现的是_____原理。
②鱼等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及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其中一部分经过_____的作用后可作为肥料,培育桑树。
③建立桑基鱼塘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____,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____
2020-11-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CRlaa和mCRlaa是两种早期胚胎培养常用的培养液,这两种培养液中除NaCl浓度不同外,其他成分及浓度均相同。为了比较这两种培养液对体外胚胎培养的差异情况,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卵裂数卵裂率囊胚数囊胚率
CRlaa76984.9%18920.6%
mCRlaa75083.7%25228.1%
注:卵裂率(%)=卵裂数/卵母细胞总数x100%。囊胚率(%)=囊胚数/卵母细胞总数x100%。
(1)实验所用胚胎可通过体外受精培育而来,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获得的精子需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2)CRlaa和mCRlaa两种培养液的成分除了含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根据表中信息比较这两种培养液对卵裂及囊胚发育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
(3)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最终会发成__________________
(4)将培养获得的囊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技术转移至受体的子宫内继续发育成胎儿。外来胚胎在受体内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
10 .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厌食、发热、畏寒以及胸骨下疼痛。该病属于进展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心血管系统损伤及皮肤黏膜损伤等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目前常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加以诊断。微生物快速培养时用咽拭子采集疑似患者咽部分泌物,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中部分成分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蛋白胨

酵母提取物

葡萄糖

KH2PO4

K2HPO4

MgSO4·7H2O

CuSO4

10g

0.4g

5g

0.2g

0.1g

0.01g

0.001g

(1)支原体所需的氮源主要来自于表中的______________,氮源被支原体吸收后,可以转化形成______________(填两种)等有机物用于构建细胞膜。
(2)为使支原体快速繁殖,将采集到的咽部分泌物接种到__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颜色明显变化的确诊为阳性感染者。
(3)若想进一步了解支原体数量以判断病程,需取咽部分泌物接种培养,培养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菌落的数目,选取______________时的记录作为实验结果,并根据菌落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特征识别培养基中支原体菌落。若培养时间过长会导致计数结果不准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4)机体感染支原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检测疑似患者血清中对应抗体情况,可以更快判断疑似患者是否感染及病程,但与前面微生物快速培养相比,该方法容易漏诊延误治疗,原因是患病初期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