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509 道试题
1 . 阿尔农利用离体叶绿体建立反应体系,在有光照、无CO2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发现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ATP,并和水的光解相伴随。该实验反应体系中应加入的化合物是(       
A.铁盐B.ADP和磷酸
C.ADP、磷酸和NADP+D.铁盐和NADPH
2 . 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Na+排到细胞外需要通道蛋白并消耗能量
B.Mg2+进入细胞的速率与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
C.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维持其内外K+浓度差
D.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差异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 . 相比番茄野生种,经选育获得的栽培品种对某种传粉蜂的吸引能力大幅降低,影响传粉效率,产量降低。科研人员利用番茄栽培品种的花香物质对该传粉蜂进行学习训练(在蜂箱内,利用添有番茄花香气味物质的糖水饲喂器饲喂传粉蜂),以提高传粉蜂的传粉效率实现番茄增产。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2。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A.访花经历通过改变传粉蜂的跳舞方式影响花香选择比例
B.无访花经历的传粉蜂经学习训练不能提高传粉效率
C.糖水作为条件刺激促使传粉峰在学习训练中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
D.在番茄附近放置一段时间添有番茄花香气味物质的糖水饲喂器有助于番茄增产
4 . 细胞中许多化合物参与生命活动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CO2通过抑制呼吸运动调节血浆pH稳态
B.抗利尿激素促进水分重吸收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稳定
C.肾上腺素能够降低代谢速率维持机体体温恒定
D.吲哚乙酸在向光侧积累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5 .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水稻细胞内的OsSDG711蛋白能够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中的组蛋白结合,使其发生甲基化,进而影响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最终影响水稻植株的生长,具体调控机制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组蛋白甲基化可以导致水稻植株生长速度减慢
B.该组蛋白甲基化能够抑制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的转录
C.该组蛋白甲基化能够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的翻译
D.突变的OsSDG711基因不能表达导致组蛋白甲基化受抑制
6 . 相比典型肉食动物如北极熊和虎,杂食性的大熊猫能依赖养分贫乏、能值低的竹子来满足日常生命活动需要,其原因主要与控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DUOX2基因发生突变有关。北极熊、虎和大熊猫的DUOX2基因非模板链部分碱基序列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动物种类

DUOX2基因的非模板链部分碱基序列

大熊猫

5'-CGGGGCTGAGAGCAA-3'

北极熊

5'-CGGGGCCGAGAGCGC-3'

5'-CGGGGCCGAGAGCGC-3'

(注:起始密码子为:AUG、GUA;终止密码子为:UAG、UAA、UGA)
A.与北极熊和虎相比,大熊猫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
B.大熊猫食性变化主要是由于DUOX2基因该序列中碱基GC被AA替换所导致
C.北极熊种群的DUOX2基因频率与虎种群相同
D.与大熊猫相比,表中序列表明北极熊与虎的亲缘关系较近
7 . 同学甲利用含抗生素的滤纸片进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实验1),同学乙利用尿素作为氮源进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实验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1所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B.实验1用接种环将菌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C.实验2取土样前要对铁铲和取样纸袋灭菌处理
D.实验2得到的菌落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征均相同
8 . 某雌雄同株的高等植物心形叶(A)与戟形叶(a)、高茎(B)与矮茎(b)、高焦油(D)与低焦油(d)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甲植株,其5号同源染色体有一条发生部分片段缺失,如图;该植株产生的含部分片段缺失5号染色体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会完全致死。请回答(不考虑其他变异情况):

(1)让甲植株自交,实验结果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叶形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理由是_______
(2)现有各种基因型和表型的正常植株可供选用。完善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甲植株发生致死的配子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
①实验方法:让甲植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的植株进行__________交,分析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之一:
若以甲植株为父本时,子代全为心形叶;以甲植株为母本时,子代心形叶:戟形=1:1,则甲植株产生的致死配子是_________配子。
(3)已知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BbDd,含5号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会致死。利用甲植株设计实验方案证明D/d基因不位于5号同源染色体上_____。(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9 . 微塑料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会对海洋、陆地生态系统甚至整个生物圈带来不良影响。农业生产中常使用大棚薄膜和地膜覆盖以提高作物产量,废薄膜经过破碎、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会变成微塑料。请回答:
(1)在珠穆朗玛峰的降雪中发现微塑料,这体现了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_性。
(2)研究表明,纳米级微塑料可进入烟草细胞;蚯蚓粪、鸡粪也富含微塑料。这表明土壤中的微塑料可能存在沿_________生物富集的风险。
(3)研究发现,微塑料能吸附重金属形成复合物被动物通过消化道吸收并滞留在体内进而影响生命活动。为研究微塑料(MPs)和重金属镉(Cd)对哺乳动物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微塑料暴露组(MPs),镉暴露组(Cd),Cd和MPs联合使用暴露组(Cd+MPs),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小鼠结肠相应指标,结果如表、图:

指标

Control

MPs

Cd

Cd+MPs

结肠长度(cm)

7.8

7.6

7

6.8

结肠绒毛结构完整性

+++++++

++++

++

+

(注:肠黏膜物理屏障在肠道抵御病原体入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数量越少,表示完整性程度越小,肠道受损越严重。)

(注:哺乳动物体肠道等组织会产生促炎因子如TNF-α等,促使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肠道等组织也能产生抑炎因子如IL-10等,可抑制组织的炎症反应而避免组织损伤。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维持免疫调节的稳态。)
①表中结果说明__________
②综合上述信息,完善下图微塑料和重金属镉对哺乳动物肠道功能影响的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污染源控制的角度,提出一条农业生产上使用塑料薄膜的合理建议以缓解微塑料污染:__________
10 . Graves病的致病机理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是促甲状腺激素,作为第一个信号激活B细胞
B.辅助性T细胞分泌出特定分子,作为第二个信号激活B细胞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攻击甲状腺细胞使其死亡而引发Graves病
D.低碘饮食有助于缓解Graves病患者的症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