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1 . 某种作物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控制的,盘状和球状也是由一对遗传因子(B和b)控制的已知,黄色对白色为显性,盘状对球状为显性用结黄色盘状果实的作物种子播种,待到结出果实时发现既有黄色盘状和黄色球状果实,也有白色盘状和白色球状果实
(1)尝试解释上述现象_____
(2)如果利用结黄色盘状果实的作物培育只能结黄色球状果实的作物,试设计方案。_____
2023-01-13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三节 自由组合定律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容易(0.94) |
2 . 豚鼠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Z与个体W交配,子代的表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它们的数量比为3∶3∶1∶1.尝试写出个体W的基因型_____
2023-01-13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三节 自由组合定律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3 . 在研究豌豆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种皮灰色的豌豆植株总是开紫花,种皮白色的豌豆植株总是开白花(下图)其实,孟德尔当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只是没有深入研究尝试通过推理提出相关假说

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一般还要通过实验去验证推论尝试设计实验去验证推论。_____
2023-01-13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二节 分离定律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4 . 有人参照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开展了玉米种子的萌发实验玉米幼苗的绿色(A)和黄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他分别在光照和黑暗的条件下播下400粒种子,在其他条件(如浇水施肥)都相同的情况下,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结果记录表
环境绿色幼苗/株黄色幼苗/株
黑暗0391
光照29988
(1)在光照条件下,萌发了299株绿色幼苗和88株黄色幼苗,13粒玉米种子没有萌发由此能否确定玉米幼苗颜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_____
(2)在黑暗条件下,除了9粒玉米种子没有萌发外,萌发了的391株玉米幼苗全部为黄色怎样解释这个现象?_____。由此能推翻分离定律吗?_____
(3)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如何理解遗传因子外部环境与性状的关系?_____
2023-01-13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二节 分离定律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5 .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通过对原鸡长时间的人工选择,分别培育出卵肉兼用的芦花鸡、药用的乌骨鸡、卵用的北京白鸡、肉用的艾维茵鸡、观赏用的长尾鸡和斗鸡等

(1)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在上述各品种鸡的培育中,人工选择是怎样进行的?以药用乌骨鸡为例,概述由原鸡到药用乌骨鸡的培育过程__________
(2)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人工选择在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它和自然选择有什么异同__________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在上述各品种鸡的人工选择过程中,存在地理隔离吗?存在生殖隔离吗__________
(4)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可解释由原鸡培育成长尾鸡的过程。尝试用中性学说解释这一过程__________
2023-01-13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四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6 . 达尔文在环球航行中,于1835年登上远离南美大陆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这片岛屿是在距今几百万年前由海底火山爆发形成的,岛上有几百种特有物种,其中一些特有物种引起了达尔文的关注,因此他在岛上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考察。
(1)有人认为,岛屿上奇花异草荟萃,珍禽怪兽云集,说明该群岛上的环境条件很适合各种各样的生物生存。这样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用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应如何解释?_______
(2)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对芸薹属甘蓝种植物进行人工选育,选育出了花椰菜、卷心菜和羽衣甘蓝等品种(下图),各个品种之间的外观形态、营养价值有明显差异。上述不同甘蓝品种植物的选育过程,能否作为支持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证据?为什么?_______
2023-01-13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章 生物的进化 本章练习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7 . 航天育种可使作物或种子在太空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环境下,高频率地发生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航天育种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已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1)航天育种所用的技术原理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有什么关系?现有一些蛋白质含量低的水稻种子或幼苗,尝试利用太空育种技术设计一套方案,通过卫星搭载的方式,培育蛋白质含量高的水稻新品种___________
(2)我们可能已经食用过太空椒等蔬菜。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分析这些新品种与原有品种有什么不同。用证据解释航天育种的原理,并消除人们对航天育种产品安全性的担忧___________
2023-01-13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 生物的变异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解题方法
8 . 自然界引起植物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一位同学对提高基因突变频率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并采用列表的方式整理如下:
提高基因突变频率的因素列表

影响因素

举例

物理因素

紫外线、X射线、激光

化学因素

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

(1)列表归纳所学内容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尝试帮他归纳影响基因突变频率的其他因素___________
(2)列表梳理本节中学习的其他内容,如癌症的防治方法___________
2023-01-13更新 | 1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 生物的变异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9 . 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AABBDD),其配子中有三个染色体组(ABD),共21条染色体;二倍体黑麦(RR)的配子中有一个染色体组(R),共7条染色体。采用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人造麦类新作物(下图),为我国学者鲍文奎首创。他开辟了人工制造新物种和快速培育新作物的新途径。八倍体小黑麦培育成功,说明生物的变异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为什么把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称为首创的人造麦类新作物?它与传统的杂交育种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普通小麦和黑麦的杂交后代———杂种四倍体是不育的?用秋水仙素处理杂种四倍体,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是什么?采用太空育种技术能达到同样的结果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
(3)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具有抗逆性强和抗病害等特点,非常适合在高寒山区、丘陵旱地种植。已知控制抗逆性的基因W位于D染色体组的1号染色体上,控制抗病害的基因Z位于D染色体组的3号染色体上,控制高产的基因H位于B染色体组的2号染色体上,如何获得适合在高寒山区、丘陵旱地种植的麦类新作物?选择一种育种方式,简述其育种方案_____________
2023-01-13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 生物的变异 本章练习
22-23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解题方法
10 . 中心法则的建构过程说明:科学有时是在“建构—推翻—再建构”中曲折前行的。正当大家认为基因型决定表型的遗传奥秘已经被完全揭示的时候,科学家又发现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生命现象难以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去解释。正当许多人认为遗传学对生命现象和遗传本质的研究愈加清晰的时候,表观遗传学出现了。
(1)尝试通过实例说明表观遗传现象。这些实例能说明表观遗传学动摇了中心法则的科学性吗?_____________
(2)根据现阶段对表观遗传学的认识,大胆推测其进一步发展对现有“遗传规律”的影响_____________
2023-01-13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本章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