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耗能低、运行成本低、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在处理生活污水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针对农村居住相对分散,生活污水不适宜集中处理等特点,开发了一种基于“土地—植物”人工湿地模式,如图1所示(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 流经图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地床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的本地湿地植物,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原理,同时能够避免________,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
(2) 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偶尔出现了几株外来植株,经调查发现该植株根系能够分泌萜类和类固醇等物质,导致周围植被出现退化,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
(3) 图2统计的生物类群不能称为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调查发现集水区N、P污染物去除不彻底,提出具体改进措施:________
(4)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从湿地分离纯化蓝藻的探究活动,经过查阅文献确定使用BG11固体培养基进行分离,BG11培养基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3种),为容易获得多株蓝藻纯培养物,从________区采样效果最佳,采用________法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在获得纯培养物后继续扩大培养需使用________培养基,并定时取样检测蓝藻生物量。
2021-06-01更新 | 51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练21 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30题-【尖子生创造营】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800题(全国通用)
2 . 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植物细胞工程在马铃薯的脱毒及育种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脱毒马铃薯时,外植体宜选用___________(“茎尖”叶片”),不选另一个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到愈伤组织培养基、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上,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一团___________。在再分化阶段,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参与了细胞分化方向的调节,与生根培养基相比,一般情况下生芽培养基中___________
(3)马铃薯栽培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差,野生马铃薯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好,但二者存在杂交不亲合性。利用野生马铃薯种,通过细胞工程改进马铃薯栽培种种质的思路是___________
(4)避免微生物污染、优化培养条件可提高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率。在植物组织培养时,应从___________等方面制定措施,减少污染(至少答出2点);在培养室中培养时,注意优化培养环境,控制___________等培养条件(至少答出3点)。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3 . 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一些“陈泡菜汁”,这相当于加入了一些经过___________的发酵菌种;还可以采取用热水短时间浸泡蔬菜的手段,此项措施能缩短发酵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醇类和亚硝酸盐,其中醇类是由假丝酵母进行________________ 呼吸产生的。腌制过程需要控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食盐过量会导致“咸而不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庭制作泡菜过程并没有实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就能成功,请解释原因?_________
(4)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而它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有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所以需要测定其含量来确定泡菜的可食用时间,通常应用光电比色法进行亚硝酸盐的定量。泡菜样品处理环节加硫酸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用来________________;样品测定时加60%乙酸创设了显色反应所需要的酸性环境;样品及亚硝酸盐标准溶液加显色剂后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min,使用相同光程的比色杯在 550nm光波条件下测OD值。
2022-05-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点13 果酒、果醋、泡菜、腐乳制作-【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4 . 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一些雪“陈泡菜汁”,这相当于加入了一些经过___________的发酵菌种;还可以采取用热水短时间浸泡蔬菜的手段,此项措施能缩短发酵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醇类和亚硝酸盐,其中醇类是由假丝酵母进行________________ 呼吸产生的。腌制过程需要控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食盐过量会导致“咸而不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庭制作泡菜过程并没有实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就能成功,请解释原因?_________
(4)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而它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有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所以需要测定其含量来确定泡菜的可食用时间,通常应用光电比色法进行亚硝酸盐的定量。泡菜样品处理环节加硫酸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用来________________;样品测定时加60%乙酸创设了显色反应所需要的酸性环境;样品及亚硝酸盐标准溶液加显色剂后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min,使用相同光程的比色杯在 550nm光波条件下测OD值。
2022-01-04更新 | 386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17 生物技术实践-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5 . 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  )

选项

应用

措施

目的

A

苹果保鲜

零下低温

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B

小麦种植

疏松土壤

有利于小麦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

水稻种植

定期排水

避免水稻幼根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D

制作酸奶

密封

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


A.AB.BC.CD.D
6 . 无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包扎伤口应选用________的敷料;破伤风芽孢杆菌可通过________进行大量繁殖,皮肤破损较深时,需清理伤口、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等;在储藏果实、蔬菜时,往往需要采取降低温度、降低________等措施减弱果蔬的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021-09-06更新 | 825次组卷 | 3卷引用: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7 . 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21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其中肺结核病最为常见。据3月27日《新闻周刊》报到,中国去年8月份一个月新增结核患者76000多例,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总数都在80万左右。而截止2021年3月30日11点,中国确诊新冠肺炎患者102715人,单论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中国连前30名都排不进去,但结核病新增人数和因结核病死亡人数每年中国都排在世界前三。
(1)与新冠肺炎病毒相比,结核病病原体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注射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弱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活疫苗。接种卡介苗后人体内将发生__________________免疫,接种时的注意事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二点)。
(3)利福平是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之一,其原理是利福平与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的β亚基牢固结合,阻断该酶与DNA结合,从而阻断结核杆菌内基因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过程,最终使结核杆菌的蛋白质的合成停止。
(4)据本期《新闻周刊》报到,当今治疗结核病的棘手问题是出现了耐药结核病患者,即某种特效药达不到治疗效果或效果甚微。耐药结核病患者分为原发型和感染型。就原发型而言,下列关于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出现耐药结核病患者原因的叙述,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患者体内结核杆菌繁殖快,数量多
B.某种特效约使用前,众多结核杆菌中有很多变异类型,其中有的变异能抗该种特效药,有的变异不能抗该种特效药
C.某种特效药使用后,众多结核杆菌才产生了抗该种特效药的变异类型
D.若对患者经常使用该种特效药,则抗该种特效药的变异个体将得以保留
E.在患者体内抗该种特效药的变异通过代代积累而使得该种抗药特性得到加强,最终出现耐药患者
(5)防止出现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措施之一是开发新药,除了上述利福平的原理外,请你提出一种新的新药开发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作答)
(6)2021年我国防治结核病的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请你提出至少二点防止感染结核杆菌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20更新 | 46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练18 病毒与免疫调节20题-【尖子生创造营】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800题(全国通用)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Polθ的发现丰富了中心法则的内涵
发现RNA病毒后,科学家完善了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真核细胞内“聚合酶θ(Polθ)”的发现又丰富了传统认知。Polθ主要承担检测和修复DNA双链断裂的工作。当DNA双链断裂时,断裂处的5`端被某些酶切后,出现局部单链DNA(ssDNA悬臂),其上有些区域的碱基可互补配对,称为微同源区。微同源区结合后,Polθ可延伸微同源区的3'端,促进双链断裂处DNA的连接(图1),但该过程极易出现突变等错误。Polθ在大多数组织细胞中不表达,但在许多癌细胞中高表达,促进癌细胞生长,同时使其产生耐药性。

为验证Polθ具有图1所示功能,开发了一种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检测法,原理如图2实验组1所示。为进一步探究Po1θ是否还有其他功能,在此基础上,将实验组1中甲片段分别替换为掺入部分RNA的乙、丙片段,导入受体细胞,记为实验组2、3。观察到三组细胞均发出绿色荧光。

上述研究证明Polθ也能够将RNA序列“写入”DNA,是遗传信息在分子间传递的重大发现,这一发现再次丰富了中心法则的内涵。
(1)根据所学知识,用箭头和文字写出中心法则的内容。
(2)分析Polθ修复DNA过程中产生突变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
A.微同源区的形成造成断裂部位碱基对缺失
B.Polθ在催化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延伸微同源区的3'端时,碱基对错配引起基因突变
D.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连接在一起,引起DNA序列改变
(3)图2所示实验中,导入受体细胞的核酸片段并未与载体相连,则含有GFP基因上、下游的片段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实验组2的结果说明Polθ还具有___________功能。阐释实验组3的细胞发绿色荧光的机制______________
(4)说出Polθ酶的发现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________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以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2)二倍体和多倍体
①染色体组: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含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②二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作二倍体。
实例:几乎________________的高等植物。
③多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染色体组的个体,统称为多倍体。
实例:在植物中很常见,在动物中极少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蕉和三倍体无籽西瓜没有种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多倍体植株优点:多倍体植株常常是___________,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_____,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_____
(3)人工诱导多倍体
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秋水仙素处理对象:_____的种子或_____
③秋水仙素作用原理:秋水仙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时,能___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_____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_____
(4)单倍体
①概念: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_____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叫作单倍体。
②特点: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_____,而且高度_____
③应用:利用单倍体植株_____
④优点:能明显_____育种年限。
2022-05-16更新 | 1078次组卷 | 7卷引用:新教材必修2豪华版知识清单-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增分必背考点梳理
10 . 阿拉伯胶是一种多糖,也称阿拉伯树胶,是一种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半沙漠带的天然植物胶,主要包括有树胶醛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等。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及其他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其水溶液易被细菌、真菌或酶降解。为研究自然界中微生物对阿拉伯胶的降解作用,研究者从某地合欢树下距离地表深10~15cm处的土样中初筛到能合成阿拉伯胶降解酶的“M”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将初筛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下图所示。该同学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从结果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出现的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发现:“M菌的菌落为粉白色,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白色致密,且有分生孢子,细胞核直径约1μm。可断定“M”菌为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该阿拉伯胶降解酶可用电泳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之在电场中的___________不同而实现分离。
(4)下表中培养液pH均为6.0,若对“M”中阿拉伯胶降解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则应选用表中的______培养液,不选用的其他培养液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培养液配方
培养

阿拉

伯胶

阿拉伯   胶酶NaNO3牛肉膏K2HPO4MgSO4·7H2OKC1FeSO4·7H2O
A25g/Llg/Llg/L0.5g/L0.01g/L
B25g/L1μg/L3g/L1g/L1g/L0.5g/L0.01g/L
C3 g/L1g/Llg/L0.5g/L0.01g/L
D25g/L3 g/L1g/L1g/L0.5g/L0.01g/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