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1 . 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顺序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极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如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质、光的要求都较低
B.在演替期间,营养物质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阴而减弱
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阴的能力也较强
D.顶极演替后若发生火灾,其后的次生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原生演替不同
2023-04-03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3月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初赛)试卷
2 . 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由毛细血管的动脉端不断产生,同时一部分组织液又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返回毛细血管内,另一部分组织液则经淋巴管流入血液。组织液的量与有效滤过压有关,如果有效滤过压为正值,表示有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且滤出量与有效滤过压呈正相关;如果为负值,表示有液体被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织细胞的活动参与组织液的形成和维持
B.毛细血管动脉端和静脉端的有效滤过压分别为正值和负值
C.从毛细血管渗出的液体大部分能够被静脉端重吸收回血浆
D.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动脉端的有效滤过压会降低,而发生组织水肿
3 . 某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双链均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3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则第三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含有15N的染色单体为8条
B.若所得其中两个子细胞基因型分别为AY、Y,则说明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C.提取所有子细胞的核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其中轻带占3/4或1/2
D.检测所有子细胞,其中含有15N的DNA为8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然状态下,二倍体小茧蜂(2n=20,没有Y染色体)为雌蜂,单倍体小茧蜂(n=10)为雄蜂,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人工培育可获得二倍体雄蜂。小茧蜂的X染色体有三种类型(XA、XB、XC),纯合受精卵发育为雄性,杂合受精卵发育为雌性。现有一个人工培育群体,雄蜂组成为XAXA:XBXB=3:1,雌蜂组成为XAXB:XBXC:XAXC=1:2:3,该群体中雌雄蜂随机交配,雌蜂的一半卵细胞进行受精,一半卵细胞直接发育(不同基因型的卵细胞发育为雄蜂的概率相同)。在获得的子代群体中,雌蜂与雄蜂的比例是(       
A.1:2B.11:21C.11:5D.12:31
5 . 真核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它的活性被严密调控。下图(a)(b)(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时期,SCR能与SEP紧密结合,阻止SEP水解黏连蛋白
B.b时期,APC含量上升,使SCR分解
C.若APC的活性被抑制,姐妹染色单体就难以分离
D.若在细胞分裂时秋水仙素处理,最可能会抑制APC的活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适宜光照下,给3组小球藻提供含有不同比率18O标记的水和碳酸氢盐(提供CO2),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检测光合产物氧气中含18O的比率,结果如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1组2组3组
原料水中18O比率0.85%20%20%
CO218O比率0.61%0.04%0.57%
产物氧气中含18O比率0.85%20%20%
(注:比率指被18O标记的物质占所有该物质的比例)
A.该实验证明了水和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该实验通过追踪18O的放射性,得到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水
C.每组原料中18O标记的比例为该实验中的自变量
D.由1组实验可知,反应物中只有0.85%的水参与氧气的生成
7 . 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Ⅰ-浓度是血浆中Ⅰ-浓度的30倍。血浆中Ⅰ-进入滤泡上皮细胞是由钠碘同向转运体(NIS)介导的,如图所示。已知哇巴因是钠钾泵抑制剂:硝酸根离子(NO3-)可以与Ⅰ-竞争NI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钠碘同向转运体运输Ⅰ-的方式与其运输Na+的方式相同
B.NO3-能够同时影响Na+和Ⅰ-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C.哇巴因可抑制NIS的功能,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D.寒冷信号能直接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并分泌更多甲状腺激素
8 .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将自身受损衰老的细胞器及蛋白质等通过溶酶体降解的过程。细胞自噬能通过激活原癌基因过度表达和抑制P53基因表达来促发肝癌。如图中的甲、乙、丙过程分别对应细胞自噬中的微自噬、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型自噬三种类型,且研究发现丙过程的活性与溶酶体膜上可利用的受体蛋白LAMP-2a的数量呈正相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自噬会导致肝癌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P53基因发生突变
B.自吞小泡是由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的双层膜脱落后形成的
C.丙过程中待清除的蛋白质需要经过受体蛋白LAMP-2a介导才能进入溶酶体内
D.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来完成细胞的自噬过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液泡化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中形成细胞质丝,细胞核从细胞的边缘通过细胞质丝移动到细胞中央。成膜粒出现在某些细胞质丝中,后扩展成一个平面形成成膜体并逐步形成新的细胞壁,进而完成细胞质分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质丝的出现和消失具有周期性
B.图示过程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无关
C.成膜体的形成与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有关
D.诱导成熟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时会出现图示过程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家蚕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体色有黄体和透明体(A/a),蚕丝颜色有彩色和白色(B/b),且两对基因均不位于W染色体,现让一黄体蚕丝彩色雌蚕与一纯合透明体蚕丝白色雄蚕杂交,F1为黄体蚕丝白色和透明体蚕丝白色个体,让黄体蚕丝白色个体与透明体蚕丝白色个体杂交,F2中黄体蚕丝白色(♂):透明体蚕丝白色(♂):黄体蚕丝彩色(♀):透明体蚕丝白色(♀)=1:1:1:1,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黄体对透明体为显性,且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若只考虑蚕丝颜色,则亲本中雄蚕的基因型为BB或ZBZB
C.若让F2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会出现黄体:透明体=7:9
D.让F2中的黄体雌蚕与透明体雄蚕杂交,子代均为蚕丝白色
2023-04-01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知识竞赛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