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HLA抗原和H-2抗原均为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在细胞膜上合成
B.图示过程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能够运动
C.由该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膜的流动速率受温度影响
D.该实验可证实细胞膜结构“模型”中膜物质分子能够运动的观点
2 . 生物膜上的脂类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磷脂分子的排列通常呈连续的双层,具有伸缩性,其性质影响生物膜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B.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
C.胆固醇是构成动植物细胞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D.糖脂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3 . 很多动物在宏观上都具有对称的身体,但是在微观的分子或细胞水平,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下列关于一些物质或结构对称性的说法,错误的有几项(  )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氨基酸构成二肽,肽键两侧的结构是不对称的
②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结构是对称的
③高尔基体从内质网接受囊泡的一侧和向细胞膜释放囊泡的一侧是对称的
④线粒体内外两层膜相对于间隙是对称的
A.1项B.2项C.3项D.4项
2024-01-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科研团队开发出耐盐碱的海水稻,与传统耐盐碱水稻相比,海水稻具备更为优良的耐盐碱性,其能在土壤盐分为3%~12%、pH为8以上的中重度盐碱地生长。如图是与海水稻耐盐碱性相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Na+进入细胞和进入液泡的运输方式分别是________。海水稻通过调节相关物质的运输,____(填“增大”或“减小”)细胞内的渗透压,有利于细胞吸水,从而提高其耐盐碱性。
(2)海水稻细胞通过分泌抗菌蛋白抵御病原菌,抗菌蛋白运出细胞的方式为____
(3)海水稻根细胞细胞质基质中Na+过度积累会阻碍其生长。在盐胁迫下,SOS1被磷酸化,Na+借助H+电化学梯度可运出细胞,结合图中信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
A.SOS1能同时转运Na+和H+,故其不具有特异性
B.H+通过SOS1进入细胞质属于主动运输
C.同种离子在同一细胞中的转运蛋白相同
D.Na+只能借助H+电化学梯度转运到细胞外来缓解盐胁迫

(4)由图1可知,海水稻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pH为7.5,而细胞膜外和液泡膜内的pH均为5.5,据图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
(5)海水稻根部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普通水稻的____(填“高”或“低”)。请参考“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实验,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观点,要求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
(6)海水稻根细胞的失水与吸水主要通过水通道蛋白。如图是水通道蛋白的模式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水通道蛋白上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疏水区域。
②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
A.磷脂双分子层对水分子没有屏障作用
B.氨基酸分子难以通过水通道蛋白
C.一种物质可能有多种跨膜运输方式
D.水分子更多的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E.水通道蛋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F.水通道蛋白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③已知猪的红细胞膜表面水通道蛋白含量高于其肝细胞,若将二者置于蒸馏水中,推测红细胞吸水涨破所需的时间____(填“长于”或“短于”)肝细胞,其原因可能是____
5 . 在动物组织中存在间隙连接,间隙连接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两个连接子对接,如下图所示。间隙连接中心有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离子、氨基酸、信号分子等物质通过的孔道。若细胞内pH值降低,其通透性下降;若连接子蛋白磷酸化,其通透性增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连接子蛋白贯穿2层磷脂分子
B.间隙连接的存在能增强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C.细胞可通过调节连接子蛋白的空间结构来调节间隙连接的通透性
D.间隙连接与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均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6 . 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中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此外还有少量的胆固醇
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023-11-2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①~④代表相应的物质或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代表磷脂,其组成元素除C、H、O外,还有P甚至N
B.②代表蛋白质,膜中蛋白质大多是可以运动的
C.③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④代表糖蛋白,其所在一侧是细胞膜内侧
8 . 如图为Simons在流动镶嵌模型基础上提出的脂筏模型,脂筏是生物膜上一种相对稳定、分子排列较紧密、流动性较低的结构,由糖脂、磷脂和胆固醇以及特殊蛋白质(如某些跨膜蛋白质、酶等)组成,其面积可能占膜表面积的一半以上,与细胞识别、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都有一定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脂筏模型表明脂质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B.在该脂筏模式图中,A侧代表细胞膜的外表面
C.脂筏分布于细胞膜上,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有关
D.C代表蛋白质,可与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
2022-12-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
9 .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由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①为糖被,精子与卵细胞进行受精时离不开物质①的识别作用
B.物质③为载体蛋白,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物质③的种类和数量
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构成,能够支撑细胞膜,具有维持细胞形态等生理功能
D.神经细胞释放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时,需依赖于物质②和部分物质③的流动性
10 .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最初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罗伯特森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C.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