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5 道试题
1 . 幽门螺旋杆菌(Hp)是引起多种消化道疾病的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过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尿素后可被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CO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p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B.Hp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C.脲酶由Hp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D.Hp有氧呼吸代谢产物为NH3和CO2
2023-07-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下图1所示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

   

(1)图1中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
(2)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性,这是因为____
(3)图2中[3]___主要由_____组成,[2]的功能是______
(4)为研究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细胞生物学家以伞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发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在帽状体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伞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帽状体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

   

①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_____
②有人认为细胞开始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与细胞质的体积比值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请你利用伞藻设计一个补充实验,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_____
3 . 翟中和院士曾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关于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内的细胞器漂浮在细胞质特定位置,可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
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信息交流
C.细胞膜外表面的糖类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
D.伞藻的嫁接实验可证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由细胞核决定”
2023-07-20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普通部)
4 . 细胞自噬参与生物的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细胞通过自噬可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下图为细胞自噬过程示意图。
   
(1)自噬体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图中自噬体由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被降解的结构)。
(2)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研究发现少量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通常不会造成细胞结构损伤,原因是___________。衰老或受损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也可通过以上自噬过程被分解,对细胞而言,其意义是___________
(3)溶酶体内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自噬体内的物质被降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______
2023-07-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脂筏模型被认为是对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重要补充,脂筏是动物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磷脂的一种)的微结构域,脂筏就像一个蛋白质停泊的平台,该结构区域相对稳定、分子排列较紧密、流动性较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脂筏区域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B.脂筏区域与细胞的免疫、物质运输等功能有关
C.脂筏模型表明脂质分子在膜上的分布是均匀的
D.脂筏区域流动性较低可能与脂质的种类、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023-07-19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部分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原核生物链霉菌产生的缬氨霉素是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脂溶性环形肽。若将缬氨霉素嵌入脂质体后,能提高K+顺浓度梯度运输的速率。缬氨霉素还会抑制线粒体中ATP的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链霉菌、支原体、颤蓝细菌的细胞中均不存在染色体
B.合成缬氨霉素时, 需脱去12分子水,形成12个肽键
C.缬氨霉素嵌入脂质体时, 处于磷脂分子的头部位置
D.肌肉细胞使用缬氨霉素后,会抑制K+的主动运输
7 . 盐地碱蓬能生活在靠近海滩或者海水与淡水汇合的河口地区,它能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与其根细胞独特的转运机制有关。下图是盐地碱蓬根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的示意图(HKT1、AKT1、SOS1和NHX均为转运蛋白)。请回答问题:
   
(1)液泡中能储存较高浓度的某些特定物质,这体现了液泡膜____________的特点,液泡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图示各结构中H+浓度分布存在差异,该差异主要由位于____________上的H+-ATP泵转运H+来维持的。为减少Na+对胞内代谢的影响,这种H+分布特点可使根细胞将Na+转运到细胞膜外、液泡内,该过程中转运Na+所需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___
(3)在高盐胁迫下,当盐浸入到根周围的环境时,Na+借助通道蛋白HKT1以____________方式大量进入根部细胞,同时抑制了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盐地碱蓬的根细胞会借助Ca2+调节Na+、 K+转运蛋白的功能,进而调节细胞中Na+、K+的比例。由此推测,细胞质基质中的Ca2+对HKT1和AKT1的作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活”或“抑制”),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
(4)为验证Ca2+在高盐胁迫下对盐地碱蓬吸收Na+、K+的调节作用,科研小组进行实验:
①实验材料:盐地碱蓬幼苗、一定浓度的高盐培养液M(含NaCl和KCl)、Ca2+转运蛋白抑制剂溶液等。
②实验步骤:
a.取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盐地碱蓬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加入等量一定浓度的高盐培养液M进行培养:
b.甲组加入2mL蒸馏水,乙组加入____________
c.一段时间后,测定高盐培养液中Na+、K+浓度。
③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与甲组相比,乙组培养液中____________,说明Ca2+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细胞中Na+、K+的比例。
8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表明,生物膜上蛋白质有3种存在状态:镶在表面、嵌入内部、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都镶在细胞膜表面,被运输物质与之结合后再穿膜
B.受体都嵌入膜内部,在一侧与信息分子结合后将信号传至另一侧
C.通道蛋白是贯穿蛋白,转运物质过程中需要与被运输物质结合
D.细胞膜上糖蛋白中的蛋白质可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糖链朝向细胞外侧
9 . 哺乳动物细胞膜具有不同类型的磷脂(SM、PC、PE、PS和PI),磷脂均由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组成。PC与PE在细胞膜内外侧含量占比有较大差异。与PC相比,PE极性头部空间占位较小,二者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不等比分布可影响脂双层的曲度。下表为人体红细胞膜中几种磷脂分布的百分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SM

PC

PE

PS

PI

细胞膜X侧的含量(%)

21

18

5

3

3

细胞膜Y侧的含量(%)

3

7

22

14

4

A.磷脂分子的侧向移动是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原因之一
B.磷脂分子的主要合成部位在内质网
C.糖脂应分布在细胞膜的Y侧,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D.磷脂的不均匀分布还与膜蛋白的分布有关
10 . 图甲、乙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B.图乙表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乙
C.去除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对物质甲、乙的运输均有影响
D.甲、乙两种物质均为细胞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
2023-07-04更新 | 316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