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分散到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会自发组装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称为脂质体。研究人员在脂质体外包裹上聚乙二醇保护层,并镶嵌上相应的抗体,制造出一种能定向运送药物的“隐性脂质体”(如下图)。目前这种“隐性脂质体”已在癌症治疗中得到应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脂质体的膜结构与细胞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
B.将组成该脂质体的磷脂分子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层的面积是该脂质体表面积的2倍
C.图中脂质体所运载的药物A为脂溶性药物,药物B为能在水中结晶的药物
D.脂质体膜上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癌细胞,从而将药物定向运送到癌细胞
2 . 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B.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C.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功能
D.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
2023-07-30更新 | 479次组卷 | 5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细胞膜发出荧光。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图1)。通过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图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含有磷脂、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
B.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可能是被漂白区域内外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
C.若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发现漂白区域荧光恢复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具有促进运动的作用
D.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4 . 下列有关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质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以及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2023-04-09更新 | 194次组卷 | 108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储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2023-04-04更新 | 119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6 . 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A.B.
C.D.
2023-04-04更新 | 162次组卷 | 10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7 . 图中X、Y、Z是细胞中的三种有机化合物,X为小分子物质,且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Y、Z为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B.胆固醇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Y有关
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细胞膜上的Z是可以运动的,而Y是静止的
2023-03-11更新 | 1112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八中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疫情返校测试生物试题(2-18班)
8 . 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分别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下列几种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生物膜是细胞膜,因为有糖蛋白D
B.a→d中,属于被动运输的是b和c
C.若该生物膜是肝细胞膜,进食后6小时,C代表的激素胰岛素分泌会增加
D.因为组成生物膜的分子是运动的,所以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9 .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能得到的结论是(       
A.当温度增加到15 ℃以上,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2022-08-17更新 | 1971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五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流感病毒的包膜来源于宿主的细胞膜,成熟的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出芽,将宿主的细胞膜包裹在身上后脱离细胞。血凝素是包膜中一种糖蛋白,可以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协助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相融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感病毒包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流感病毒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血凝素的合成、加工和运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宿主细胞的线粒体
D.成熟的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出芽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