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ABC转运器最早发现于细菌,是细菌质膜上的一种运输ATP酶,属于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蛋白家族,他们通过结合ATP发生二聚化,ATP水解后解聚,通过构象的改变将与之结合的底物转移至膜的另一侧。多药物抗性运输蛋白(MDR)是真菌细胞膜上的ABC转运器,与真菌类病原体对药物的抗性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其细胞膜更加多功能化
B.ABC转运器是一种膜蛋白,可能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C.MDR能将外界的药物分子主动吸收到细胞内部,从而使真菌产生耐药性
D.ABC转运器同时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和运输物质的功能
2 . 目前“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功能保证了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必备结构
C.一切细胞均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支架的细胞膜
D.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细胞膜起着重要作用
2023-07-23更新 | 11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图中X、Y、Z是细胞中的三种有机化合物,X为小分子物质,且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Y、Z为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B.胆固醇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Y有关
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细胞膜上的Z是可以运动的,而Y是静止的
2023-03-11更新 | 1112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八中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疫情返校测试生物试题(2-18班)
4 .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Hp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13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Hp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
B.脲酶由Hp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C.Hp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D.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
2023-01-18更新 | 145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进行主动运输主要以几种方式进行:①偶联转运蛋白:把一种物质穿过膜的逆浓度梯度转运与另一种物质的顺浓度梯度转运相偶联。②ATP驱动泵:把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与ATP的水解相偶联。③光驱动泵:主要在细菌中发现,能把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与光能的输入相偶联(如图1所示,图中a,b,c代表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代表主动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其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______侧(填“P”或“Q”)为细胞外。
(2)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_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直接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肠基膜上Na+-K+泵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α亚基上既有Na+、K+的结合位点,又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据此分析图中Na+-K+泵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4)最新研究表明,若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主要通过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在协助扩散的同时,通过载体蛋白(SGLT1)的主动运输过程也在发生。但主动运输的载体(SGLT1)容易饱和,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动运输快数倍。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载体蛋白由相关基因控制合成)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甲(敲除了SGLT1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乙(敲除了GLUT2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丙(正常的小肠上皮细胞),三组其他生理状况均相同。
第二步:将甲、乙、丙三组细胞分别置于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其他条件相同,培养适宜时间。
第三步:检测三组培养液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则验证了上面的最新研究结果。
6 . 冰冻蚀刻技术是将在超低温下冻结的组织或细胞骤然断开,依照组织或细胞的断裂面制成复模,用于电镜观察的技术。如图是正在进行冰冻蚀刻技术处理的细胞膜,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BF和PF侧均为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侧
B.因为BS侧分布有糖被,所以BS侧表示细胞膜外侧
C.冰冻蚀刻技术冻结的细胞膜依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由图可知,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2022-12-04更新 | 28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光敏蛋白ChR2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且能接受光信号。科研人员将从绿藻细胞膜中提取的ChR2导入线虫细胞的细胞膜上,发现在蓝光照射时,大量阳离子会通过该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进而引起线虫肌肉强烈收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绿藻细胞合成ChR2的过程中有水产生
B.绿藻细胞膜和线虫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
C.绿藻中ChR2接受光信号的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光照可为这些阳离子进入线虫细胞提供能量
8 . 叶绿素是由谷氨酸分子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合成的,其头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体现了无机盐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B.尾部对于叶绿素分子在类囊体膜上的固定起重要作用
C.将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下,可检测到有氧气产生
D.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相同
9 . 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即小窝,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研究者获取到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后,分别加入等量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2中
B.小窝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疏水性的氨基酸组成
D.与小窝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022-09-04更新 | 2254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能得到的结论是(       
A.当温度增加到15 ℃以上,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2022-08-17更新 | 1971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五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