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科学家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使两种细胞分别发出红色和绿色荧光,现用某种方法促使两个细胞相融合,在37℃下保温45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在融合后的细胞上呈现均匀分布,如图一所示。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
(2)若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进行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若此时加入________________试剂,出现的颜色应为________________
(3)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0℃下培养45分钟,发现融合细胞表面荧光仍为一半红色、一半绿色,如何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二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脂质体中,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________________处(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下图是细胞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物质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2)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_       
(3)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_     
(4)葡萄糖、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图的序号)       
(5)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6)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3 . 图1所示为a、b、c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代表膜上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了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生物膜模型,他将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但这一观点无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举一例),因此遭到了质疑。
(2)图1中物质__________(填写图中字母)的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其中物质__________的运输不需要膜蛋白的协助。
(3)图1中跨膜运输方式会受到低温影响的是物质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若图1表示水稻根尖成熟区细胞的细胞膜,请在图2中画出水稻根尖成熟区细胞对c物质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
4 . 肾上腺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对生命活动的调节起重要作用。肾上腺素能与膜上受体蛋白结合,进而激活G蛋白和膜效应器酶,从而传递信息,膜上相关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肾上腺素可促进肝细胞中_____ ,进而引起血糖升高。在研究该过程时发现,如果让肾上腺素单独与分离出的细胞膜碎片相互作用,可以生成环一磷酸腺苷(cAMP),而当让cAMP与肝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单独作用时,也能引起与肾上腺素作用于完整的肝细胞时产生相同的效应。请根据上文描述,用文字和箭头写出肾上腺素发挥作用的大致过程:_____
(2)图中受体蛋白是由一条含400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构成,彻底水解该受体蛋白至少需要_____ 个水分子。若该受体蛋白穿膜7次,则共穿越_____ 层磷脂分子。
(3)当G一蛋白与被激活的受体蛋白在膜中相遇时,G一蛋白的α一亚单位与GDP分离而与一分子的GTP(鸟苷三磷酸)结合,α-亚单位同其他两个亚单位分离,并对膜结构中的“膜效应器酶”起作用,后者的激活(或被抑制)可以导致细胞质中第二信使的生成量增加。第二信使作用与离子通道,引起相关效应。
①GDP与ATP在组成上的区别是_____ (答出两点)。
②上述离子通道的作用有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0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分子。

   

(1)据图可判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Q侧,依据是_____
(2)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答2点),K+通过神经细胞膜的方式可能是______
(3)b类型中,○所代表的离子或小分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_____
(4)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ATP驱动的主动运输。为了证实这一假设,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进行正常呼吸,乙组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两组溶液中浓度降低的是_______组。
6 . 生物体内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生产和输出分子(如胰岛素、抗体、酶等) 的工厂。这些分子在细胞内都是以“细胞囊泡”的形式传递的。James•E•Rothman,Randy•W•Schekman Thomas•C•Südhof 等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这些“细胞囊泡”是如何被在正确的时间输运至正确地点的分子机制之谜而获得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依据下图及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甲中应通过________才能观察,构成②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 ;②功能的复杂程度与其上的________ 有关。
(2)图甲属于 ______模型,在参与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的细胞器中,含核酸的细胞器________ (写细胞器名称)。
(3)下面列举了图甲和图乙中部分结构和其对应的主要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结构②:脂质、蛋白质、糖类B.结构⑧: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
C.结构a:核糖核酸、蛋白质D.结构c:双层膜结构
(4)James E。Rothman 发现了让囊泡实现与其目标细胞膜的对接和融合的蛋白质机制:只有当囊泡上的蛋白质(图丙中黑色部分)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配对合适时才会发生融合,随后结合部位打开并释放出相关分子。Thomas•C•Südhof 则发现这一过程与钙离子对相关蛋白质的影响有关(如图丙所示)。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的功能。 图中所示物质出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
7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为细胞进行复杂、有序的化学反应提供了保证,许多物质运输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下图为细胞膜上存在的部分蛋白质示意图,其中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主动转运蛋白分为初级主动转运蛋白和次级主动转运蛋白;又根据次级主动转运蛋白转向是否相同分为同向或反向转运蛋白。

(1)蛋白质分子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中的方式有镶、嵌、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次级主动转运蛋白A属于____________(同向/反向)转运蛋白。初级主动转运蛋白在转运物质甲时逆浓度运输,此过程与_____________(“ATP合成”或“ATP水解”)相关联。
(3)阿米巴痢疾是由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引起的,该过程与图示中蛋白质是否有关,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4)科学家推测:新冠病毒S蛋白是一种溶酶体蛋白并能引起溶酶体聚集,进而通过溶酶体进出宿主细胞。为佐证该推测,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技术显示S蛋白是否从细胞膜转运至溶酶体上。
2023-05-19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8 . 图1是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式图。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配制了一定初始浓度的含Mg2+、Ca2+和SiO44-培养液并均分为两组,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两组培养液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培养液中3种离子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质膜主要由______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糖类。
(2)水稻培养液中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其原因是水稻吸收_______的速率大于吸收Ca2+的速率。根据图2中水稻和番茄对SiO44-的吸收情况,初步得出结论:不同植物对_______ 的吸收速率不同。
(3)水稻、番茄对培养液中不同物质的吸收与图1中结构________(填序号)有关,体现了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
(4)一段时间后,植物部分叶片发黄,有同学推测,可能是培养液中缺乏Mg2+,为验证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
9 .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使膜发出荧光后,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发现该区域瞬间被“漂白”(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该漂白区域荧光会逐渐恢复。图1为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得到的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图2中的Ⅰ、Ⅱ、Ⅲ表示在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某些具膜结构,它们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加工与运输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波动,但三者的膜面积总和维持相对稳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以___________为基本支架,实验时通常对膜上的____________分子进行荧光标记。
(2)由图1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4)图2的Ⅰ、Ⅱ、Ⅲ分别代表____________。参照“变化前”膜面积的直方图,在图2虚框内绘制出“变化后”Ⅰ、Ⅱ、Ⅲ膜面积的直方图。
2010·吉林·模拟预测
10 . 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个问题探究实例:

(1)图-3中A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是油?_________
(2)请根据探究-1和探究-2的结果推导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在图-4中绘出其简图(片段)。_______
(3)根据图-4所示结果,科学家利用纯磷脂制成“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都没有变化。
①这一事实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②彼德·阿格雷从人红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的膜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28道尔顿的膜蛋白——CHIP28,并证明它是一种“水通道蛋白”。请简述证明CHIP28确实与水分子运输有关的实验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实验证明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该“脂质体”,若要使钾离子通过,则该“脂质体”模型中还需要具备哪些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试题(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