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4 道试题
1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体内严重缺乏胆固醇运载体 LDL 受体,因此 LDL 携带的胆固醇不能被细胞摄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LDL受体的时空分布特征是覆盖在膜上
C.LDL 与细胞膜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由脂单层构成
D.胆固醇是合成人体性激素、生长激素等的重要原料
2 . 真核细胞的高尔基体由扁平膜囊和大小不等的囊泡组成,在细胞中具有多种重要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高尔基体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高尔基体膜与细胞中的其他膜一起,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_______
(2)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最后在溶酶体中也检测到了放射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溶酶体中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及运输过程与分泌蛋白类似。由此可知,溶酶体中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及运输过程为___________(用相关细胞器及箭头表示)。研究人员在研究豚鼠胰蛋白酶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时,让高尔基体完全解体后,放射性物质只在细胞内转移,未出现在细胞外,这说明________
(3)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释放的小泡在细胞中央堆集并融合,逐渐形成__________,最终发展成子细胞的细胞壁。
2023-12-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3 . Ⅰ.如图表示某种植物 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④表示物质或结构。 Ⅰ、Ⅱ、Ⅲ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过程Ⅰ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④结构中______(填序号)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2)①~④结构中________(填序号)中含有核糖结构,另外上图__________中也含有核糖结构。
(3)由图可知,④所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__________
Ⅱ.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下图表示 CFTR 蛋白在Cl⁻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所示的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图中 Cl⁻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5)在正常细胞内,Cl⁻在CFTR 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_ 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Cl⁻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 ,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6)研究表明,大约70%的囊性纤维化患者,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使CFTR蛋白转运 Cl⁻的功能出现异常,这表明了基因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 . 紫杉醇是目前发现的举世瞩目的“抗癌明星”,它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紫杉醇脂质体是将紫杉醇药物包封于具有类细胞结构的脂质体微粒中而形成的微型囊泡体,它能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体形成的微型囊泡体中运输的药物是脂溶性药物
B.脂质体膜和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与癌细胞融合后释放药物抑制其增殖
D.脂质体与细胞膜发生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023-12-0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定安县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兴趣小组在一次农田物种丰富度调查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微生物,由于该农田长期种植豆科植物,因此兴趣小组猜想该微生物很可能为根瘤菌。下列特征最能说明该微生物为根瘤菌的是(       
A.具有细胞壁、核糖体、拟核,没有染色体
B.能够利用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能量将N2转化为NH3
C.能够利用氧化NH3释放的能量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
D.将其细胞膜中磷脂铺展为单分子层并测得其面积为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2023-12-0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双江中学校高三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脂筏是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的区域。这些区域更有秩序且流动性相较于周围较小。脂筏参与信号转导等过程;图中G蛋白偶联受体与信息分子结合后发生结构变化,经过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第二信使cAMP,从而引发生物学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脂筏区的特点保留了细胞膜上分子具有流动性的结论
B.脂区细胞膜外侧的糖基化程度高于膜内侧
C.脂是细胞膜实现信息交流功能的重要区域
D.信息分子结合受体引发cAMP产生的过程体现微量高效性
2023-12-03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诊断生物试题
7 .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膜上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但实际上机体中并非所有的膜蛋白都能自由运动。有些细胞只有30%的膜蛋白处于流动状态,用阻断微丝(细胞骨架的重要成分)形成的药物细胞松弛素B处理这类细胞后,膜蛋白的流动性明显增加。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蛋白赋予各种生物膜不同的生理功能
B.膜蛋白在膜内外均匀分布,而糖类只分布在膜的外表面
C.某些膜蛋白的运动受到限制可能与膜下细胞骨架的结合有关
D.膜的流动性不仅体现在某些膜蛋白可以运动,还表现在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2023-12-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细菌紫膜质是一种从嗜盐杆菌的质膜中发现的特殊膜转运蛋白,研究人员利用细菌紫膜质、ATP合成酶及解偶联物(可破坏H+的浓度梯度)等元件构建多种人工脂质囊泡用以探究细菌紫膜质在ATP合成中的作用,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构成脂质体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H+通过细菌紫膜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完成这类跨膜运输的转运蛋白只容许_____________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2)由图中对照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若想确定细菌紫膜质运输H+的过程是否需要光驱动,可将图_____________的囊泡置于_____________环境中重复实验,检测是否有ATP产生。
(3)由(2)实验结果可知光能驱动细菌紫膜质运输H+,那么图乙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_______,请根据题意合理选择囊泡(可添加元件)来设计实验证明此结论,写出实验思路_____
2023-11-26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四)理综生物试题
9 . 下图为科研人员提出的哺乳动物组织的细胞膜模型,研究发现,哺乳动物有核组织细胞膜外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层,而细胞膜内侧相对粗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3为该模型的基本支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图中A侧为细胞膜的外侧,该侧还应该含有糖类分子
C.图中1为通道蛋白,是部分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的通道
D.哺乳动物有该组织的细胞膜与红细胞膜在结构上可能存在差异
2023-11-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一)生物试题
10 . 科研人员在多种细胞中发现了一种RNA上连接糖分子的“糖RNA”,而之前已知的糖修饰的生物分子是糖蛋白和糖脂。糖RNA与糖蛋白两类分子的共性是(  )
A.都位于细胞膜上,构成糖被
B.都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合成
C.都携带并传递细胞中的遗传信息
D.都属于生物大分子
2023-11-2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六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