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0 道试题
1 . 叶绿素a(C55H72MgN4O5)是由谷氨酸经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合成的,其头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元素在细胞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叶绿素a的尾部可能嵌在类囊体薄膜中
C.可用无水乙醇作层析液分离出绿叶中的叶绿素a
D.叶绿素a呈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2 .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施莱登和施旺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②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③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亮——暗——亮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构成④希尔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水⑤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了脲酶,后来又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⑥同位素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以及其他相关的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⑦欧文顿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最终证明膜由脂质组成
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2024-01-1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中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3 . 质膜上的糖蛋白由核糖体合成,在内质网腔内进行加工并进行糖基化等修饰,运输到高尔基体后继续完成糖基化,最终糖基化的膜蛋白运输至质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细胞中肌纤维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与膜蛋白相似
B.膜蛋白借由细胞骨架通过囊泡从高尔基体运输至质膜
C.膜蛋白从胞内运输到质膜的过程伴随着膜成分的更新
D.糖蛋白结合到质膜后,多糖链朝向膜的外侧可用于识别
2024-01-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1月模拟生物试题
4 . 下图为生物膜的结构模式图,蛋白质A、B、C均为膜上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鸡红细胞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并铺展成单层,其面积等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
B.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流动的,蛋白质大多是可以运动的
C.蛋白A、B既有疏水性又有亲水性,蛋白C镶在磷脂分子层表面,具有亲水性
D.如果蛋白A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则多糖常与其相结合且分布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
5 . 下图是细胞通过胞吐向外分泌某种物质的过程:细胞接收到胞外信号的刺激后,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物释放到细胞外。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图示膜结构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B.激素和神经递质可作为引起胞吐的信号
C.信号与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
D.图中高尔基体负责分泌物质的合成和加工
6 . 为研究高温条件下不同干旱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发育进程与长势基本一致的转基因大豆幼苗,在38℃高温条件下设置正常(CK)、中度干旱(L)和重度干旱(M)三组来进行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第2-4d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结果可以推断,第4-6d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导致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探究导致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高温还是干旱(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02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7 . 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或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位于细胞膜外侧,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B.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②的种类和数量
C.由于③的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D.③和大多数的②可以运动,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023-12-27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理综生物试题
8 .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膜成分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B.高尔基体依赖膜上的载体蛋白“发送”蛋白质
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能参与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
D.核膜上的核孔是核与质之间信息和物质的通道
2023-12-2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一诊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9 .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密切相关。科学家以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为材料,研究了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
(1)骨骼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
(2)假设初始状态下,膜两侧正负电荷均相等,且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当膜仅对K+具有通透性时,K+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流动,膜外正电荷和膜内负电荷数量逐步增加,对K+进一步外流起阻碍作用,最终K+跨膜流动达到平衡,形成稳定的跨膜静电场,此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____。K+静电场强度能通过公式“K+静电场强度(mV)”计算得出。
(3)骨骼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实验测得膜的静息电位为-90mV,膜内、外K+浓度依次为155mmoL/L和4mmoL/L(),此时没有K+跨膜净流动。
①静息状态下,K+静电场强度为____mV,与静息电位实测值接近,推测K+外流形成的静电场可能是构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
②为证明①中的推测,研究者梯度增加细胞外K+浓度并测量静息电位。如果所测静息电位的值____(填“梯度增大”或“梯度减小”),即绝对值____(填“增大”或“减小”)可验证此假设。
2023-12-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0 . 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的膜结构,图中A、B、C表示某些物质或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B的名称____________,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膜上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越多。某类转运蛋白质只容许一定形状、大小和带电性质的分子或离子通过,且被转运物质不需与该转运蛋白相结合,也不需每次转运都发生构象变化,这类转运蛋白叫____________
(3)若图甲表示人体肝细胞O2和CO2的跨膜运输,则表示O2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其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___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4)若图甲表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则其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其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____所示曲线。
2024-05-1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宜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