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糖、脂过量摄入导致的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等代谢性疾病高发。此类疾病与脂滴的代谢异常有关。
(1)甘油三酯(TG)、胆固醇等中性脂作为细胞内良好的___物质,在生命活动需要时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
(2)脂滴是由单层磷脂分子组成的泡状结构,具有储存中性脂的功能。机体营养匮乏时,脂滴可通过脂解和脂噬两种途径分解为脂肪酸,其形成和代谢过程如图1所示。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脂滴的结构___
   
(3)图2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解释NASH患者肝脏功能受损的原因。细胞脂代谢异常产生的活性氧(ROS)会攻击磷脂分子并影响ATP合成酶的产生。观察NASH模型小鼠(高脂饲料饲喂获得)的肝细胞,发现细胞内脂滴体积增大并有大量积累,细胞核被挤压变形或挤向细胞边缘,线粒体结构被破坏,内质网数量明显减少。完善图2,①___;②___;③___;④___
   
(4)脂滴表面有多种蛋白分子,正常情况下可与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其他具膜的细胞结构通过___(至少写出两种)等方式相互作用,体现细胞内各结构的协调与配合。NASH的成因说明细胞的______被破坏,将会影响整个细胞的功能。
2 . 图1为人的红细胞膜中磷脂的分布情况。图2为一种人红细胞表面抗原结构示意图,该抗原是一种特定的糖蛋白,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

(1)与糖蛋白的元素组成相比,磷脂特有的元素为___。据图1可知,人红细胞膜上的鞘磷脂(SM)和磷脂酰胆碱(PC)多分布在膜的___侧,而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丝氨酸(PS)则相反。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___有关。
(2)红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图2所示抗原___于整个基本支架。该抗原含有___个肽键,连接到蛋白质分子上的寡糖链的分布特点是___
(3)生物正交化学反应获得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该反应是指三个氮相连的叠氮化合物与含有碳碳三键的环辛炔之间无需催化剂催化,即可快速连接在一起,对活细胞生命活动没有干扰和毒害。科学家先对细胞表面的寡糖链进行叠氮修饰,再将______连接,最后通过上述生物正交化学反应,成功地实现了用荧光基团标记来“点亮细胞”的目标。
2023-12-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理工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脂筏是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的区域。这些区域更有秩序且流动性相较于周围较小。脂筏参与信号转导等过程;图中G蛋白偶联受体与信息分子结合后发生结构变化,经过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第二信使cAMP,从而引发生物学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脂筏区的特点保留了细胞膜上分子具有流动性的结论
B.脂区细胞膜外侧的糖基化程度高于膜内侧
C.脂是细胞膜实现信息交流功能的重要区域
D.信息分子结合受体引发cAMP产生的过程体现微量高效性
2023-12-03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诊断生物试题
9-10高二下·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名校
4 . 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D.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
2023-04-14更新 | 196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3-2014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膜两侧都是由亲水性的物质组成的
B.细胞内各种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生物膜上的糖被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D.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主要由其上的磷脂决定的
2023-03-26更新 | 55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五十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G蛋白是鸟苷酸结合蛋白。激活状态下的G蛋白可以激发多种后续反应。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鸟苷三磷酸(GTP),为G蛋白的结合物之一,其结构简式为___
(2)膜蛋白EP1可分为a、b、c三部分,其中疏水部位主要是___。该蛋白与G蛋白为偶联受体,即EP1接受膜外配体刺激后,G蛋白可被激活,膜外配体是_____
(3)G蛋白被激活后可以再激活PLCβ酶,进而促使___进入细胞,分析可知该物质进入细胞膜的方式为_____
2023-02-0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2-2023 学年高一12 月综合练习生物试题
7 .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Hp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13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Hp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
B.脲酶由Hp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C.Hp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D.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
2023-01-18更新 | 145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北京理工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温度增加到15℃以上,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
D.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2023-01-15更新 | 106次组卷 | 51卷引用:首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9 . 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的基础上,科研人员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化、蛋白质合成途径,发现对膜蛋白的运动无显著影响;但当降低温度时,膜蛋白的扩散速率降低为原来的1/20~1/10。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不影响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运动B.膜蛋白的运动几乎不消耗能量
C.膜蛋白的扩散与磷脂分子的运动可能有关D.膜蛋白的数量几乎不影响其运动
10 . 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
C.若图2中C为兴奋型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为负
D.图2中C物质的释放必须依赖于图1中的质A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