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3 道试题
1 . “肠微生物—肠—脑轴”(MGBA)是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双向调节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系统,主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肠道菌群等共同组成。肠道益生菌的代谢产物之一“短链脂肪酸(SCFA)”可以参与机体稳态调节。部分途径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脑向肠道菌群发送信号主要通过由_______(填“传入”、“传出”或“传入和传出”)神经组成的自主神经系统完成,其中_______神经的作用使肠道转运加速,收缩加强,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向肠道微生物的转移速度以及肠腔环境对肠道菌产生影响。
(2)肠道上皮细胞吸收SCFA的方式是_______。迷走神经受到SCFA刺激,将信息传到中枢进行整合,再由中枢向肠道发出相应的指令,该过程属于_______调节。
(3)压力或紧张情绪,会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活动增强,通过_______抑制免疫细胞、肠肌及肠道上皮细胞活动,从而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免疫力下降。研究表明,SCFA可以减少编码HPA轴中涉及的蛋白质的基因的表达,从而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HPA轴的响应。HPA轴存在着分级调节机制,其生理学意义是_______ ,利于精细调控。
(4)胰岛素作用的相关机制如下图所示。脑内出现胰岛素抵抗(IR)时,会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导致的_______、NF-κB信号通路过度_______(填“激活”或“抑制”),造成线粒体损伤和神经元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认知损伤。

(5)SCFA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功能。研究表明,间歇性禁食会重构肠道菌群的比例,从而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认知损伤。为验证这一结论,研究人员测定了小鼠间歇性禁食处理前的炎症因子mRNA和SCFA含量,请根据上述信息,预测间歇性禁食处理后相关数据,并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绘制柱状图_______
2 . 西瓜是大多数人喜欢食用的水果,大棚种植的西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西瓜根细胞吸收(Ca2的过程中,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载体蛋白磷酸化,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活性也发生改变。Ca2的这种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指_______________,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2)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测得大棚种植西瓜在5~25℃温度区间,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曲线如下图所示。10℃时,西瓜植株光合作用消耗的(CO₂来自于_______________。25℃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叶绿体中C3的含量会短暂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西瓜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在测出如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应如何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仿真考试(三模)生物试题
3 . 氮素是限制玉米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增加的首要因素,研究人员以东北春玉米为对象探究不同浓度的氮素对苗期玉米生长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参与_____的合成,因此缺氮地块的玉米苗通常叶子发黄,长势较弱。除此之外合成暗反应所需要的_____(写出其中两种)也需要氮元素。
(2)土壤中的氮元素主要以NO3-(硝态氮)和NH4+(铵态氮)的形式存在,通常情况下,玉米对硝态氮的吸收偏好高于铵态氮。据此推断玉米根细胞膜上_____的数量更多。
(3)研究人员共设置了4组实验:对照(NO)、减量施氮(N120)、优化施氮(N150)和高量氮肥(N180),对东北春玉米幼苗处理后,测得4组玉米的根系形态及地上部分鲜重与地下部分鲜重的比值如图所示。   

①图1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玉米根系形态差异不大,但N150处理组的_____要高于其他组,后经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浓度NO3-能促进玉米根部细胞内生长素合成基因(M基因)的甲基化,这一结论可通过检测_____获得。
②图2结果显示,随着施氮量增加,玉米幼苗地上部分鲜重与地下部分鲜重比的变化趋势为_____
(4)综合上述分析,土壤高氮环境会通过_____限制玉米根系的生长,从而影响玉米幼苗的生长。这说明_____
2024-06-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4 . 精氨酸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大量生产。研究人员研究了大肠杆菌的精氨酸合成过程,并对菌株进行改造,获得了高产菌株。以下是该项研究的部分内容及结果。
【精氨酸合成机制研究】
精氨酸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合成过程如图1所示。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过多的精氨酸会抑制ArgA的活性。

(1)图1所示LysE转运精氨酸至胞外的方式属于___(单选)。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胞吐

(2)据图1推测,下列蛋白质中,降低其表达量可提高精氨酸产量的是___(单选)。
A.ArgEB.ArgFC.ArgGD.ArgH

(3)将另一种细菌来源的ArgA引入大肠杆菌,发现该酶不受过量精氨酸抑制。这是因为该酶与大肠杆菌的ArgA相比___(单选)。
A.催化类型不同B.分子结构不同
C.底物不同D.最适温度不同

【筛选方法设计】
为提高目标菌株的筛选效率,研究人员构建了重组质粒,部分结构如图10。导入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中,荧光蛋白表达量和精氨酸的量正相关。图2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的特定DNA序列,与转录起始有关。

(4)据图2解释,为何荧光蛋白的表达量可反映精氨酸的量:___
【菌株的诱变和筛选】
将上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获取菌株A。对菌株A进行诱变,以筛选高产菌株,操作过程如图3,图中1~V是操作步骤。

(5)图3的步骤I~V中,须无菌操作的是___;须对菌株进行培养的是___
(6)结合实验目的,下列关于培养基①~④的叙述正确的是___(多选)。
A.②是选择培养基
B.①~④的碳源的种类可以完全相同
C.④是选择培养基
D.①②的氮源及其比例可以与③④的不同

【高产机制分析】
研究人员对筛选到的高产精氨酸菌株B进行基因测序,发现10个基因存在突变,将这10个突变基因分别替换菌株A中的相应基因,获得A1~A10菌株,并测定精氨酸产量,结果如图4所示。

(7)分析并阐述菌株A6的精氨酸产量介于A、B之间的原因:___
2024-05-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试题
5 . 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元中α-Synuclein蛋白聚积是主要致病因素。研究发现患者普遍存在溶酶体膜蛋白TMEM175变异,如图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帕金森综合征患者TMEM175蛋白的第4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MEM175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而突变,神经元中发生的这种突变能遗传给子代
B.TMEM175蛋白功能异常是由于氨基酸的变化使蛋白质的结构改变所引起的
C.溶酶体膜上的H+转运蛋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将H+运入溶酶体
D.推测溶酶体中的pH降低影响相关酶的活性,导致α-Synuclein蛋白无法被分解
2024-05-29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三下学期冲刺训练题(一)生物试题
6 . 拟南芥CLCa转运蛋白位于液泡膜上,负责将胞质基质中过多的 NO转运进入液泡。研究发现ATP和AMP可以差异性调控 CLCa蛋白的转运活性,机理如图所示,已知液泡腔中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CLCa 蛋白运输NO,可能需要消耗H+的电化学势能
B.ATP 与CLCa蛋白结合稳定了发夹结构,堵塞了NO转运通道
C.ATP/AMP值上升有利于 AMP 与CLCa蛋白竞争性结合进而发挥转运活性
D.若液泡吸收2个NO的同时排出1个H+,则液泡中pH 和渗透压会发生改变
2024-05-26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7 . 马铃薯植株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主要运向块茎贮藏。图1是马铃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图2是蔗糖进入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一种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代谢过程中,需要光反应产物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标号)。为马铃薯叶片提供C18O2,块茎中会出现18O的淀粉,请写出18O转移的路径:C18O2___________→淀粉。
(2)图2中甲具有___________酶活性。乙(SUT1)是一种蔗糖转运蛋白,在成功导入蔗糖转运蛋白反义基因的马铃薯植株中SUTl的表达水平降低,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总量___________,最终导致块茎产量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以Q9、NB1、G2三个品种的马铃薯为材料,研究不同光周期处理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在24h昼夜周期中对马铃薯幼苗分别进行16h(长日照)、12h(中日照)、8h(短日照)三种光照时间处理,保持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长日照组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只有中日照和短日照组有块茎生成,结果如图。

①分析上述信息可知,光影响马铃薯幼苗的生理过程可能有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②分析上图,单位时间内光周期影响平均单株块茎产量增量最高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
③若将马铃薯叶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叶片遮光处理,10h后检测到叶片的干物质减少量为Amg;某实验组10h后检测到叶片的干物质增加量为Bmg,实验叶片的面积为Ccm2,则该组的光合速率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若要进一步研究不同CO2浓度对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并尽量避免有机物的输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_____(填“长日照”“中日照”或“短日照”)组的植株为实验材料。
2024-05-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训练检测生物试题
8 . 植物的根顺重力方向向下生长,称为正向重力性。植物细胞中感受重力的物质是淀粉体,植物根部的淀粉体在根冠,受重力影响淀粉体会下沉到根冠细胞的底部。如图为根冠细胞正向重力性调节机制,已知钙泵是Ca2+激活的ATP酶,钙泵和生长素泵分别将Ca2+和生长素运输到细胞壁并在根冠下侧聚积,大部分生长素最终分布在根的伸长区下侧,使根的生长表现为正向重力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下沉到根冠细胞的底部后,抑制内质网运出Ca2+
B.Ca2+结合并激活钙调蛋白,运输至钙泵并与之结合使钙泵具有ATP酶活性
C.Ca2+和生长素运出细胞膜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该过程均需要消耗能量
D.从运输方向的角度分析,生长素从根冠运输到伸长区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9 . 细胞体积的调节
有些细胞的体积可自身进行调节。这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不仅仅只涉及水分的流入和流出,还主要涉及到细胞内外的Na+、K+、H+、Cl-、HCO3-五种无机盐离子流入流出的调节过程(溶液中HCO3-增加会升高溶液pH,而H+反之)。
细胞急性膨胀后,通过调节使细胞体积收缩称为调节性体积减小(RVD)。将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加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后细胞体积的变化如图1。研究发现酪氨酸激酶活性提高后可激活Cl-、K+通道,RVD过程中Cl-K+流出均增加,Cl-流出量是K+的两倍多,但此时细胞膜电位没有发生改变。
细胞急性收缩后,通过调节使细胞体积膨胀称为调节性体积增加(RVI),RVI期间细胞有离子出入,细胞膜电位没有发生变化。NKCC是将Na+、K+、Cl-以1:1:2的比例共转运进细胞的转运蛋白。将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并用NKCC抑制剂处理,细胞体积的变化如图2。RVI期间激活Cl-/HCO3-交换转运蛋白(两种离子1:1反向运输,HCO3-运出细胞),测定在不同蛋处理条件下,胞外pH的变化(图3),DIDS是Cl-/HCO3-交换转运蛋白的抑制剂。RVI期间引发离子出入的原因涉及细胞中多种酶活性的改变及细胞骨架的更新。
细胞通过调节,维持体积的相对稳定。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运动等也与细胞调节性的体积改变有关,如分裂间期细胞体积的增加。

   

(1)图1实验开始时细胞吸水体积增加的原因是___
(2)图1结果说明RVD过程中有___的参与。依据材料中划线部分推测:在此过程中有其他___(填“阳”或“阴”)离子的流出,导致膜电位不发生变化。
(3)RVI期间,存在运出细胞的阳离子、此阳离子与Na+利用其他膜蛋白反向共转运。根据图3结果可推知此离子是___,理由是___
(4)综合以上信息,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标出参与RVI过程的转运蛋白(用僵表示)及其运输的物质,并用箭头标明运输方向___
(5)请概括当外界溶液浓度改变后,细胞体积维持基本稳定的机制___
10 . 线粒体外膜分布着孔蛋白构成的通道蛋白,丙酮酸可以经此通道通过。而线粒体内膜通透性低,丙酮酸需通过与H+协同运输的方式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脂质的值大于线粒体外膜
B.丙酮酸穿过线粒体外膜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C.H+通过质子泵由线粒体基质进入膜间隙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不会改变线粒体内膜对丙酮酸的运输速率
2024-05-10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