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暗反应中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简记为R酶)是一种双功能酶,催化反应的方向如图所示。光下经过程①产生CO2的过程被称为光呼吸,发生于强光干旱环境中。固定CO2后首先产生三碳化合物的植物称为C3植物,如小麦;固定CO2后首先产生四碳化合物的植物称为C4植物,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类囊体,没有R酶,能进行光反应;而维管束鞘细胞无类囊体;但有R酶,能进行暗反应,如玉米。两者部分代谢过程如图所示。

注:C2表示乙醇酸,PEP表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C表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可浓缩低浓度的CO2。虚线方框内的代谢过程为C3植物叶肉细胞与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共有。
(1)过程①②均发生于_________中。从O2和CO2的含量变化分析,强光干旱环境下,植物的光呼吸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_
(2)强光下的光反应产物积累会诱发自由基产生,光呼吸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结合图中信息,推测光呼吸对植物的积极生理意义: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C4植物光合作用发生在______________细胞中。推测C4植物的光呼吸强度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C3植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优化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效率;二是提高光合碳同化效率。结合本题中信息及所学生物学知识,请从提高光合碳同化效率的角度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 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生物学 A卷+答案
2 . 科研人员通过移动装置甲与装置乙的距离X(是可变值)来探究光照强度对装置乙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已知液滴能随着距离X的变化而向左或向右移动;当距离X为一定值时,液滴移动到P点,此时单位时间液滴移动的距离为图丙的b点;除光照强度外其他因素都适宜(NaHCO3溶液能提供CO2)。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
(2)当距离X为一定值时,液滴移动到P点,P点代表的含义是______,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
(3)若关闭台灯,图乙中的液滴从P点向______移动,单位时间内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______
(4)随着距离X的不断减小,即当图甲移动一定距离后,发现单位时间内液滴移动的距离达到最大,此时在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押题卷生物试卷(三)
3 . 氧苯酮是一种不易分解的雌性激素类似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广泛用于洗化用品中,进入环境中容易对生物体造成危害。某团队以某种高等植物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光合放氧/呼吸耗氧测定,来研究氧苯酮对该植物代谢过程的影响。下图为浓度分别为0、5、10、30μmol/L氧苯酮处理该植物不同时间后光合放氧/呼吸耗氧速率测定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会以_________方式被细胞吸收。
(2)从图中数据分析可知,5μmol/L氧苯酮处理植物4小时,相比未用氧苯酮处理,该植物光合作用净光合放氧速率减少值约为________μmol·min-1,此时光合作用利用CO2的速率约为_________μmol·min-1
(3)据图分析氧苯酮对植物代谢的影响是_________
(4)经研究发现氧苯酮会抑制相应代谢过程中电子的传递,使其无法与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NADPH,由此可知氧苯酮作用于细胞内的结构是__________。氧苯酮处理植物后,C3还原后的直接产物的量会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 . 卡尔文及其同事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得出了卡尔文循环,并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卡尔文用¹⁴CO₂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5 秒后在五碳化合物和六碳化合物中检测到放射性,当缩短时间至几分之一秒时,三碳化合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由此可知¹⁴C 的转移路径是________________,30秒后许多有机化合物中均检测到放射性。可见,在该实验中卡尔文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来探究CO₂中碳原子转移路径的。
(2)根据图一卡尔文循环过程可知,3-磷酸甘油酸转化为RUBP 时需要___________参与反应,其分解产物将参与___________过程。
(3)在卡尔文循环中,5-磷酸核酮糖激酶(PRK)等四种酶协调配合共同调节暗反应,四种酶的半胱氨酸残基之间均具有二硫键。当二硫键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还原成巯基时,酶被活化;而当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巯基被重新氧化形成二硫键时,酶则失去活性。据图二分析,四种酶发挥活性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以及____________的间接调控。
2024-05-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模拟(二)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水稻的光合速率在一天内随着天气变化而变化,图A表示光合速率(P)和气孔导度(C)变化,图B表示外界CO2参与光合作用遇到的阻力情况,回答相关问题。

(1)光合作用与气孔导度变化密切相关,该结构的变化与植物自身合成的_______激素有关,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2)根据图B分析,外界CO2和自身产生的CO2进入相邻细胞参与光合作用经过的阻力_______(相同或不同),依据是_______
(3)光合作用时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C3的名称是_______,结合本研究提出一项提高水稻白天有机物积累量可行性措施_______
(4)根据A图分析,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植物下午的光合速率要_______(低于、高于或等于)上午的光合速率,原因是_______(至少1点)。
2024-05-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6 . 荠菜既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于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图甲是荠菜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的部分路径示意图,图乙表示春末夏初晴朗白天,25℃条件下,荠菜在不同遮光条件下相关指标的柱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过程中,最初提供电子的物质为________,最终接受电子的物质为________,能够为卡尔文循环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
(2)根据图乙数据分析,遮光率超过40%以后,气孔导度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原因是_________。遮光率由40%提升至60%过程中,胞间CO2浓度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结合图甲、图乙分析,提高荠菜光合作用速率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列举2项)。
2024-05-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冲刺卷(五)生物试题
7 . 图1是在不同条件下,枸杞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实验数据。

   

(1)图1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由图1可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植物的绿色细胞在O2/CO2偏高时,光照条件下吸收的O2能与C5结合,经一些列反应最终释放CO2,由于这种呼吸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所以叫光呼吸,这是植物经长期进化形成的适应机制。图2为图1中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枸杞细胞中发生的光合作用、光呼吸和细胞呼吸过程,Ⅰ、Ⅱ、Ⅲ为反应场所。     

   

图2中的A、B物质依次为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请你根据该题信息,提出能提高光合速率的两种具体措施: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024-05-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生物试题
8 . 微藻是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形态的微小的光合生物,能通过碳浓缩机制进行光合作用高效固定CO2,对实现碳中和有重大研究意义。以莱茵衣藻(一种真核细胞,下面简称衣藻)为例,在低CO2浓度下碳浓缩机制如图1所示;衣藻类囊体薄膜上的PSI(光系统I)和PSII(光系统Ⅱ)如图2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PSI和PSⅡ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光合色素可用____提取得到,光合色素的作用是____
(2)类囊体腔内产生的H+可穿过ATP合成酶,运输方式是____。H+用于形成____(物质),该物质在暗反应的功能是____
(3)结合题干分析,CO2的来源有____。在衣藻细胞内,CA酶可催化CO2与HCO3-的可逆转化。与CO2形式相比,在叶绿体基质中以HCO3-形式富集的优点是____
(4)把衣藻放在NaHC18O3缓冲液中进行实验,18O会依次出现在____。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3和C5如何变化?____
(5)相比于绿色植物,藻类的优势有哪些?____(答出两点)
2024-05-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卷(四)生物试题
9 . Rubisco酶在O2浓度较高时会催化C5与O2反应,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消耗ATP和NADPH后生成CO2,该过程被称为光呼吸, 简图如下,同时Rubisco酶在CO2浓度较高时也能催化C5与CO2反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Rubisco酶位于____________(填具体部位)中,其可催化RUBP(一类五碳化合物)与CO2结合,然后生成C3,C3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将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夏季晴朗的午后,水稻进行光呼吸的速率会__________,以__________从而保护叶肉细胞,此时叶肉细胞释放O2的速率会明显下降,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已知乙醛酸和H2O2会氧化蛋白质的二硫键,影响相关酶的活性,由图推测过氧化物酶体具有_______等功能。
(4)蓝细菌进行光呼吸的速率低于相同条件下的高等植物,从酶的角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5)研究发现,光呼吸过程释放的CO2的量与叶绿体中形成的乙醇酸的量成正比。研究者给大豆叶片喷施一定量的2,3—环氧丙酸(结构与乙醇酸类似),结果大豆光合速率比对照组高了18.7%,分析2,3—环氧丙酸的作用机理: _______________
2024-05-0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模生物试题
10 . 我国科研团队创制了由能量模块、生物催化模块和辅因子三部分组成的人工光合细胞。典型的光合作用过程始于能量模块的光捕获,为能量丰富的辅因子提供电子,这些辅因子为生物催化模块提供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模块可实现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B.生物催化模块中包含催化色素吸收光能、CO2固定及C3还原的多种酶
C.富含能量的辅因子可为生物催化模块供能,典型的辅因子有NADPH等
D.与正常细胞相比,人工光合细胞因没有呼吸消耗而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
2024-05-0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