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滴灌是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为制定珍稀中药龙脑香樟的施肥方案,研究者设置3个实验组(T1-T3,滴灌)和对照组(CK,传统施肥方式),按下表中施肥量对龙脑香樟林中生长一致的个体施肥,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指标如下表。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处理施肥量/(mg/kg)呼吸速率/(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m-2s-1光补偿点/(μmol·m-2s-1光饱和点
/(μmol·m-2s-1
T135.02.7413.74841340
T245.52.4716.96611516
T356.02.3215.33611494
CK35.03.1311.591021157
(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A.光照强度为100μmol·m-2s-1时,实验组比对照组积累更多有机物
B.光照强度为1600μmol·m-2s-1时,实验组的光合速率比对照组更高
C.实验结果不能说明滴灌能够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D.各处理中T2的施肥方案最有利于龙脑香樟生长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图l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物质F是____________,过程③为____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中的H2O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代谢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在光下可进行的代谢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来未表示)。
(2)图2中,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_________(填“增强”/“减弱”/“不变”);t3→t4段,图1中①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不变”)。
(3)有两种植物,一种在强光下生长,一种在阴蔽处生长。从这两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两个密闭的透明盒子中。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
光强[μ mol光子/(m2·s)]0102550100250500600
放氧速率
[μ molO2/(m2·s)]
叶片A-20-10-5-15152830
叶片B-2-0.51.536101211

①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阴蔽处生长的叶片是________。若绘制A、B两叶片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大约在175 μ mol光子/(m2·s)时两条曲线相交,此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光照强度为500 μ mol光子/(m2·s)时,叶片B的真正(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_μmolO2/(m2·s)。
3 . 随着工业“三废”的排放,土壤中镉(Cd2+)等重金属对农作物的影响日益严重。为探究镉(Cd2+)对水芹菜生长、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增施不同浓度钙(Ca2+)对镉胁迫的缓解效应,科研人员通过营养液水培方式,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叶绿素
(mg·g-1
类胡萝卜素
(mg·g-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气孔导度(mmol·m-2·s-1胞间CO2浓度(μmol·m-1株高
(cm)
鲜重(g)
对照组

0.59

0.11

8.90

386.67

301.33

89.10

185.33

Cd2+

0.40

0.07

6.20

327.33

350.67

55.40

96.65

(1)对照组用水芹菜正常生长的完全培养液培养,Cd2+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据表分析可知,镉能降低水芹菜的净光合速率,主要通过降低___________的含量,从而导致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减少。
(2)据表中数据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镉胁迫导致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气孔因素造成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Ca2+与Cd2+会竞争细胞表面的离子通道,因而增施适量的钙可以缓解镉胁迫的原因是_________。请完善增施不同浓度Ca2+溶液对镉胁迫水芹菜的缓解效应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
名校
4 . 科学家提取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分离出类囊体和基质,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如下表所示),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下列选项中各试管得到的产物情况正确的是

试管

叶绿体结构

光照

C18O2

ATP、NADPH

三碳酸

类囊体

+

+

基质

+

+

基质

+

+

基质和类囊体

+

+


(注:表中的“+”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A.甲试管可得到18O2B.乙试管可得到三碳糖
C.丙试管可得到葡萄糖和淀粉D.丁试管可得到蔗糖
2014-05-01更新 | 41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4月竞赛生物试题
5 . 为探究某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选用该植物M、N两个品种,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内容与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       
品种光照处理叶绿素a
含量(mg/cm2
叶绿素b
含量(mg/cm2
类胡萝卜
素含量(mg/cm2
CO2
收速率(mg/cm2·h)
M正常光照1.800.421.024.59
M弱光照0.990.250.462.60
N正常光照1.390.270.783.97
N弱光照3.83.040.622.97
A.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叶绿体中色素含量和CO2吸收速率
B.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NADPH和ATP中
C.由正常光照转为弱光照,短时间内M、N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
D.据表分析,M、N两个植物品种中,N植物更耐阴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4) |
6 . 图1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将图2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当装置内的氧气耗尽时开始测量幼苗吸收(释放)CO2的速率,一段时间后给予适宜恒定的光照,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实验过程均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所示,在卡尔文循环过程中,三碳化合物需接受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一部分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部分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了_________
(3)在图3中t5时,将图2中漏斗内较高浓度的NaOH溶液注进装置内,则短时间内幼苗叶绿体中C5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
(4)t3至t4这段时间内湿润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速率_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少”),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河南名校联盟高三下精英对抗赛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7 . 下图显示河流及养猪场的位置,在沿河的ABCD四处收集水样本经分析后,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地点

A

B

C

D

氨浓度(相对值)

2

89

4

3

溶氧量(相对值)

6

1

2

4

单位体积细菌相对数目

1

10

2

1


(1)_______点的细菌种群最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地点A和地点B溶解氧浓度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氨在地点B至D浓度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根据题(3)的答案,提出由地点B至D,藻类种群的大小有何改变?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5)若养猪场仍留在原处,请设计一种方案以减轻它所引起的水污染。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培优训练生物试题
8 .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缺镁会导致其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影响产量。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镁条件下荔枝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见下图,据图回答:
   
(1)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中的____ 上,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为了防止色素被液泡中的有机酸破坏,需要加入的物质是____。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吸收峰值____(填“相同”或“不同”)。
(2)图1中,缺镁组的气孔相对开度低于对照组,但其细胞间CO2浓度却较高,试分析原因:____
(3)图2中,A点的生理意义是____;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若提高气孔相对开度,A点将向____(填“左”或“右”)移。
(4)据图分析,当光照强度小于200μmoL·m-2s-1时,光反应中____的生成速率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为 800μmoL·m-2s-1时,缺镁组荔枝的真正光合速率约为(用 CO2量表示)____μmoL·m-2s-1。图中B点限制光合速率升高的内部因素有____
9 . 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 图甲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乙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_____,以防止叶绿素降解。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
(2)若图1中装置在适宜温度下进行试验,则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回答出两种主要因素)等。 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___的干扰。
(3)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_(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4)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 min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_____;若在20 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_____(填序号:①C5 ②ATP ③[H] ④C3),可推测20~25 min曲线的斜率为______(填“正值”、“负值”或“零”)。
2023-01-04更新 | 146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1年浙江高一生物竞赛模拟试卷
10 . 图1是某种植物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PSⅠ(光系统Ⅰ)和PSⅡ(光系统Ⅱ)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图2是某科学家研究光反应过程做的相关实验。

(1)图1的生物膜名称是____________,光系统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自然界中某些细菌如硫细菌进行光合作用时不会产生氧气,推测此类细菌可能不具备____________(填“PSⅠ”或“PSⅡ”)。
(2)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希尔反应发生在离体的叶绿体中,类似于图1中过程____________(填编号),还需在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____________作为接受H+和e-的受体。
(3)若CO2浓度降低,则图1中电子传递速率会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
(4)图2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结合图1可以推测出在叶绿体内,类囊体膜内侧H+浓度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