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分析下表,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实验组5分钟的现象再过5分钟滴加清水5分钟
0.3g/mL蔗糖溶液x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
0.5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y无变化
1 mol/L KNO3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z
1 mol/L 醋酸溶液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渗透失水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深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死亡
2 .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4h内原生质体体积变化主要因为物质A进出细胞
B.O-l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2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2017-12-08更新 | 1182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初始液面如图),对甲、乙、丙、丁四种膜材料,进行渗透实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一种半透膜,不能允许蔗糖通过
B.乙是一种半透膜,不能允许蔗糖通过
C.丙开始为半透膜,后来不再是半透膜
D.四种材料中最终丁的漏斗液面最低
4 .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1h内该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B.物质A可能是KNO3,若物质A换成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则该植物的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也能发生与图中曲线类似的变化
C.0—4h内细胞原生质体的变化可以说明细胞在该浓度的A溶液中始终保持活性
D.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10-11高三上·广东深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为探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A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
浓度(mol/L)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状态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
A.≤0.15 mol/LB.≤0.2 mol/L
C.≥0.2 mol/LD.≥0.3 mol/L
2017-11-11更新 | 865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适当长的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1)①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
②另有一未知浓度的KNO3溶液(己),将红心萝卜A放入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其重量为乙状态,则此时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关系为:红心萝卜A_________外界溶液。
(2)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均匀相间分布。
①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________实验。
②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培养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实验结果。
③请推测该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0-27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做了一系列实验:
(1)取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__________处理。
(2)取小麦的根毛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与其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个)。
(3)用白炽灯给小麦植株提供光源使其正常生长,若更换为相同光照强度的绿光灯,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的NADP+/NADPH的比值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在T1和T2两种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利用等量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编组为A、B。反应结束后使淀粉酶失活。
第二步:从A、B两组装置中取出等量溶液,分别倒入U形管的甲、乙两侧,此时两侧液面高度相同,—段时间后观察U型管两侧高度变化。
若甲侧液面高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活性在T1温度下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T2温度下的活性。为确定T1温度和该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关系,利用T3温度(T3>T1)替代T2温度重复上述实验,若甲侧液面低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T1温度。
2017-10-2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康杰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8 .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液泡颜色变深B.液泡变大
C.细胞明显变小D.原生质层位置不变
9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稀释的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后,溶液呈现砖红色
B.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液泡、线粒体和核糖体
C.当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
D.利用台盼蓝染色剂来判断细胞的死活,可反映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0 . 下列与植物吸水或失水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在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与土壤溶液之间的运动是单向的
B.可以根据相邻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总体方向
C.蔗糖浸渍冬瓜导致细胞脱水死亡,蔗糖分子再进入细胞
D.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某些情况下可以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