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1 . 某人因地震被困在废墟中,下列有关被困人员在长时间等待救援期间,其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含量略有升高
B.血液流经肝脏后,血氧含量略有下降
C.由于机体缺水,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的活动加强
D.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
2 . 香蕉果实一般在绿硬期采收,经杀菌处理后,进行包装运输,到达销售地后使用乙烯(C2H4)催熟使果肉变软变甜。香蕉成熟过程中会发生如图所示的生理变化,下列推测不恰当的是(  )

A.推测乙烯能提高果实细胞呼吸速率进而促进香蕉成熟
B.推测香蕉变甜,可能是淀粉水解产生的葡萄糖等可溶性糖导致的
C.推测降低运输温度能够抑制香蕉的成熟,温度越低效果越好
D.推测香蕉运输过程中可通过延缓乙烯峰值的出现来延长香蕉保鲜期
2024-05-3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3 . 图甲和图乙是酵母菌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进行的部分代谢。酵母菌在O2充足时几乎不产生酒精,且O2对酶不会产生抑制作用。在细胞内,反应物浓度上升或产物浓度下降一般会促进酶促反应进行,反之则抑制,若NADH在线粒体内积累,苹果酸的转运即会被抑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D+和NADH的相互转变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B.①为载体蛋白,推测苹果酸通过线粒体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O2抑制无氧呼吸生成酒精与图乙所示的代谢有关
D.线粒体内膜形成水时,与O2结合的NADH来自细胞质基质
2024-05-29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无氧阈是指在运动负荷递增过程中,人体由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进入有氧和无氧代谢共同供能的转折点(即血液中乳酸量急剧上升)。如图为无训练经验人士和耐力运动员在运动强度增加时血液中乳酸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骨骼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
B.通过节奏跑训练,跑步者能够降低无氧阈所对应的运动强度
C.LT2代表无氧阈,运动强度继续增大,无氧和有氧呼吸共同供能
D.运动强度低于50%时,人体消耗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陆生植物受涝死亡,关于其原因的几种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农作物根在无氧呼吸时释放的能量明显比有氧呼吸少
B.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C.—般陆生植物都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
D.外界水分太多使根部细胞吸水过多而破裂
6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有关细胞的问题:
(1)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为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科学家普遍认为:干细胞的研究将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更广阔的应用途径。干细胞之所以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胞中含有________
(2)从结构和功能统一的生物学观点看,胰岛细胞与性腺细胞中都含有较多的细胞器是_____
(3)下图为某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

①图中A,B两种结构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A增加膜面积是通过 ______________,B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_____
②该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   _______________     。用示踪法以C18O2做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则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图中含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 ______   途径。(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③新的观念认为”清晨不宜在树林中进行早锻炼”,请据图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______________
7 . 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协调统一的过程。某学生将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的部分途径归纳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可能发生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出序号)
(2)在途径⑦和⑨的代谢过程中,都能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和ATP;细胞内,途径⑦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而途径⑨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3)在途径⑬、⑭中,氨基酸必须经过________作用才能转化为葡萄糖或脂肪。
(4)沙漠中跳鼠一生中从不饮水,但体内却有水。请写出体内获得水的2个生理作用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8 . 冬季的极端低温常常影响茶树生长和繁殖,影响茶叶品质,制约茶产业的发展。研究茶树在低温胁迫下的耐寒机制,对茶树的引种、耐寒育种及茶树耐寒栽培技术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受低温胁迫的植物细胞常呈轻度质壁分离状态,导致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______,避免______,从而提高茶树的耐寒性。
(2)为进一步研究茶树抗寒机制,某研究小组检测到持续低温胁迫下,茶树细胞内可溶性糖(如葡萄糖、蔗糖)含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越高,细胞膜的通透性越大)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图2.

   

①由图1可知,短期低温胁迫下,茶树提升耐寒能力的方式为______,从而使冰点降低。
②细胞可溶性糖的来源有______
A.淀粉水解       B.光反应阶段       C.暗反应阶段       D.有氧呼吸
③结合图2分析,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和温度降低,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研究表明CAT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缓解低温对细胞膜造成的伤害,提高植物耐寒能力,为验证该结论,请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
9 . 人们普遍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孕育在海洋中,生命从一开始就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关于水的问题:
(1)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需要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内环境中,这是因为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____,使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2)由于生命活动的需要,水分子不断进出细胞,但是由于细胞膜内部是____,对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有屏障作用。1950年,科学家发现水分子在通过细胞膜时的速率高于通过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膜,由此推测____
(3)下图是真核生物的一种生物膜,其上可以发生水的相关代谢。

①此生物膜为____膜。
②此生物膜上合成ATP的驱动力来自____
(4)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源于H2O而不是CO2,这个结论最初是由鲁宾和卡门以小球藻为材料通过____的方法得出的。请简要写出此实验设计思路:____
2024-04-2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高三名校联盟(T8联盟)模拟信息卷理综试题八-高中生物
10 . CAM植物是具有景天代谢途径的植物,生活在高温干旱环境中,多为多浆液植物(如仙人掌),其同化途径如图1所示。PEP羧化酶(PEPC)的活性呈现出昼夜变化,机理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仙人掌中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用的试剂是____,据图1分析可知,仙人掌叶肉细胞中固定的场所是____
(2)白天较强光照时,仙人掌叶绿体产生的速率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苹果酸分解产生的速率。夜晚,叶肉细胞因为缺少____而不能进行卡尔文循环。
(3)上午10:00若环境中的浓度突然降低.短时间内仙人掌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是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
(4)研究发现仙人掌叶肉细胞的细胞呼吸减弱会影响细胞中苹果酸的生成。据图1和图2分析其原因是____
2024-04-22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一)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