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测得的某株紫苏一天中CO2固定速率和CO2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7:00时,紫苏植株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曲线b在10:00-12:00之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此时此时温度高,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均上升,但呼吸速率上升幅度大于光合速率
C.18:00时会发生NADPH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的移动
D.与7:00相比,12:00时C3的合成速率较快
2023-11-22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考试生物试题
11-12高二上·浙江·期中
2 . 甲、乙两图表示苹果组织细胞中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O2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甲图中O2浓度为b时,对应乙图中CD段
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储藏苹果的O2浓度
D.甲图中O2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2023-08-16更新 | 351次组卷 | 8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B.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
C.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在合成和分泌消化酶时,3H标记的亮氨酸会先后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中
D.给水稻提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14CO2
2021-07-1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胃蛋白酶的活性时,将pH由10下降至2的过程中,该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
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
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中都会伴随ATP含量的增加
D.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TP中
2021-07-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1-12高三上·江苏苏州·阶段练习
5 . 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侧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O2的消耗量
B.乙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C.甲组右侧液面升高,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说明微生物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
D.甲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2021-03-06更新 | 913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4届河南商丘一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卷
6 . 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与相应的神经递质识别并结合
B.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ATP合成酶可催化O2与[H]结合
C.酵母菌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可识别并运载葡萄糖和酒精
D.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细胞膜上的K+通道蛋白有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2020-07-11更新 | 11995次组卷 | 100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研究人员发现北欧鲫鱼在缺氧条件下体内存在如下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③均能产生大量的ATPB.过程①②③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C.酒精以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出肌细胞D.乳酸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不产生[H]
9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相关实验的探究(假设玻璃罩内CO2的含量不会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将测定的实验数据绘制成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将装置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玻璃罩内CO2含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
(2)据实验数据分析,当温度为____________℃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此时细胞中消耗[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
(3)据实验结果推测,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若光照和黑暗各12h,该作物昼夜温度(假设昼夜温度相同)应控制在___________℃范围内才能生长。
2019-10-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回族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第三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10 . (一)甲图为植物细胞内的某种生理活动,乙图为植物在温度为15 ℃(实线)和25 ℃(虚线)时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变化关系)。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过程中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若要研究二氧化碳的去向,通常采用_________方法;②过程产生的C6H12O6被分解成二氧化碳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乙图分析该植物在15℃、10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mg。
(3)如果在阴雨天气,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请据乙图判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将某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叶肉细胞中C5的相对含量随细胞间隙CO2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2在RuBP羧化酶作用下与C5结合生成C3,据图分析,A→B的变化是由于叶肉细胞吸收CO2速率_________,B→C保持稳定的内因是受到___________限制。
(2)研究发现,绿色植物中RuBP羧化酶具有双重活性,催化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方向的反应,反应的相对速度取决于O2和CO2的相对浓度。

在叶绿体中,在RuBP羧化酶催化下C5___________反应,形成的___________进入线粒体放出CO2,称之为光呼吸。光合产物1/3以上要消耗在光呼吸底物上,据此推测,CO2浓度倍增可以使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