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5 道试题
1 .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可进入血液循环运输至肝脏,在肝脏细胞中再次合成葡萄糖或糖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B.人体产生的乳酸积累引起肌肉酸痛属于非条件反射
C.剧烈运动消耗大量的能量使体内ATP含量显著下降
D.肝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因乳酸堆积引发乳酸性酸中毒
2024-06-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2 . 流感病毒侵染人体后会释放大量的毒素,引发前列腺素E(PGE)合成增多,同时刺激机体释放炎症介质,使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部分机制如图所示。退烧药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达到镇痛退热的效果。

(1)人体感染病毒后,通过炎症反应产生的致痛物质可刺激痛觉感受器,从而产生兴奋。当兴奋传至_____处,人会产生痛觉。
(2)某患者出现持续高烧的症状,体温升高时,人体会出现肌肉酸痛,原因是_____。服用退烧药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水平。患者通过生理性调节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答出两点).
(3)患者出现症状的第3天想要确定是否受该病毒感染,宜检测______(填“抗体”或“抗原”)水平,理由是_____
(4)病毒入侵后,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干扰素,同时巨噬细胞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吞噬流感病毒。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都具有抗原识别作用,区别是_____
(5)退烧药布洛芬可以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镇痛退热的效果,请据图分析布洛芬镇痛退热的机制:______
2024-06-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3 . 玉米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当玉米根部受到水淹后,处于缺氧初期,根组织细胞主要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随后进行产乙醇的无氧呼吸,相关细胞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物质A是果糖,进入细胞后被磷酸化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
B.图中的丙酮酸在氧气充足时,可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被分解为CO2
C.缺氧初期根细胞内产生乳酸导致pH降低,使丙酮酸脱羧酶活性上升
D.降水后地面泛白时要及时松土,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
4 . 长江流域的油菜生产易受渍害。渍害是因洪、涝积水或地下水位过度升高,导致作物根系长期缺氧,对植株造成胁迫及伤害。回答下列问题:
(1)丙酮酸代谢产酒精过程需要乙醇脱氢酶催化,乙醇脱氢酶分布在___________(细胞中具体位置),水淹条件下乙醇脱氢酶活性__________(填“越高”或“越低”)越耐受渍害。
(2)以不同渍害能力的油菜品种为材料,经不同时长的渍害处理,测定相关生理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表。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1

蒸腾速率

0.95

1

气孔导度

0.99

0.94

1

胞间CO2浓度

-0.99

-0.98

-0.99

1

叶绿素含量

0.86

0.90

0.90

-0.93

1

注:表中数值为相关系数(r),代表两个指标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接近于1时,相关越密切;越接近0时,相关越不密切;-表示负相关。
据表分析,与光合速率相关最低的生理指标是___________,已知渍害条件胞间CO2浓度上升,则叶绿素含量呈__________趋势。综合分析表内各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__________(填“气孔限制因素”或“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理由是__________
(3)植物通过形成系列适应机制响应渍害。受渍害时,植物体内__________(激素)减少,叶绿素合成减少。
2024-04-2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图所示过程可发生在人体肌细胞内,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
B.图中①和②过程涉及的酶与有氧呼吸的酶均不同
C.图中①过程释放的能量均用于合成ATP
D.人体其他细胞内不能进行图中的①和②过程
6 . 图1表示有氧呼吸过程,①②③表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A-F表示物质。图2表示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大,大部分H+又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有氧呼吸的实质是在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并将一部分能量转移到ATP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暂时储存。
(2)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图1中表示水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图1中,表示CO2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水稻根尖细胞中,能够产生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H+由膜间隙运向线粒体基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图1的___________(填序号)阶段。图2中①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5)图1中A表示___________,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反应的原因与线粒体膜上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024-02-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如图表示小陈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点时小陈血浆pH为酸性
B.AB段小陈只进行无氧呼吸
C.生活在平原的人细胞呼吸不产生乳酸
D.BC段乳酸与缓冲物质反应被逐渐消耗
2024-02-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图甲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图解,其中①-④表示生理过程,字母X、Y表示物质。图乙装置表示研究温度与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呼吸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____。图乙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填字母),产生于酵母菌细胞的____(具体部位)。
(2)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图甲过程③中ATP的合成,但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据此推测DNP主要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发挥作用,导致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_____形式耗散。
(3)图乙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变量。
(4)充分反应后,取图乙中的反应液,加入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则可证明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产生____。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应如何设置对照?____
2024-02-2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每个阶段均可产生ATP
B.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C.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能产生NADPH
D.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和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都可产生ATP
2024-02-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下列有关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水的消耗,又有水的产生
B.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消耗
C.既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CO2,也可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O2
D.无氧呼吸既可在第一阶段产生能量,也可在第二阶段产生能量
2024-02-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