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4 道试题
1 . 如下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氧气,因变量可以是甲、丁两试管中检测CO2的多少
B.乙、丙两试管中的液体应先煮沸,冷却后再加入酵母菌,以便消除其它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
C.该实验装置的设计不够严谨,通入乙试管中的空气必须除去CO2
D.甲、丁两试管中的Ca(OH)2溶液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替代
2 . 将酵母菌的细胞破碎,得到以下几种分离物(结构):甲-细胞质基质;乙-线粒体基质;丙-线粒体,将甲、乙、丙以水溶液的状态分别置于第1、2、3号试管中,第4号试管中盛有完整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将丙酮酸置于第1号试管中,在无氧状态下可以产生CO2
B.将葡萄糖置于第2号试管中,葡萄糖会被彻底氧化分解
C.将丙酮酸置于第3号试管中,有氧状态下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均可产生ATP
D.无论是将葡萄糖或丙酮酸置于第4号试管中,均可产生CO2和ATP
3 . 下列关于几种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代谢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缺乏Mg植物也能吸收光能
B.O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糖中的O都来自CO2
C.I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基本元素之一,缺I的哺乳动物体温偏低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之一,无氧呼吸的各阶段都有ATP的合成
4 .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B.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比值为1:1
C.小麦种子储藏所需要的条件应为低温、干燥、低氧
D.光照下,碳在叶肉细胞内的转化途径为:CO2→C3→(CH2O)→丙酮酸→CO2
5 .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可进入血液循环运输至肝脏,在肝脏细胞中再次合成葡萄糖或糖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B.人体产生的乳酸积累引起肌肉酸痛属于非条件反射
C.剧烈运动消耗大量的能量使体内ATP含量显著下降
D.肝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因乳酸堆积引发乳酸性酸中毒
2024-06-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6 . 图1为番茄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示意图;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番茄(CO2充足)。测得图1中两种膜产生与消耗O2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1中,甲所示结构存在于线粒体,乙所示结构存在于叶绿体
B.5~8 h间,容器内的CO2含量将减少,番茄植株干重将增加
C.图1中,10 h时不再产生ATP的是甲膜;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细胞质基质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D.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水浴中,推测乙膜消耗O2的速率将(明显)下降,因为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
2018-12-07更新 | 54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7 .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最弱
B.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6
C.氧浓度为c时,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2018-11-10更新 | 44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微生物一般只有一条无氧呼吸途径,研究者将乳酸脱氢酶基因导入普通酵母,并选取普通酵母和转基因酵母分别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与相关检测,证明转基因酵母具有两条无氧呼吸途径,可同时产生乙醇和乳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普通酵母和转基因酵母都在无氧条件下培养
B.只有普通酵母培养液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灰绿色
C.转基因酵母组培养液的pH小于普通酵母组
D.无论哪种呼吸途径,其呼吸作用第一阶段的场所及产物都相同
9 . 图1、图2分别表示油菜、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作物种子在萌发时间为36h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B.图1作物种子在萌发12h-30h之间,细胞呼吸产物只有CO2和水
C.图2中P浓度最适合储存该种子,因为此条件下无氧呼吸强度最低
D.图2中种子消耗的有机物为糖类,Q浓度下该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2024-04-05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 届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一监测生物试题
10 .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有氧呼吸停止,无氧呼吸速率不断增大
B.bc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乳酸被血液中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或造血功能增强使红细胞数量增多导致的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bc段下降是因为产生的乳酸与内环境中的Na2CO3发生化学反应被中和掉了
2024-02-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