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土壤盐碱化是全球农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现以枸杞为材料,研究盐碱胁迫中最主要的NaCl胁迫对枸杞光合作用所造成的影响。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A组为0mmol/LNaCl胁迫,B组为100mmol/LNaCl胁迫,C组为200mmol/LNaCl胁迫,D组为300mmol/LNaCl胁迫。

注:①本题实验条件:29℃(枸杞光合作用最适温度);xμmol·m-l·s-1的光照强度;空气中CO2浓度;②图2中PAO基因、CLH2基因均为调控枸杞光合色素含量的相关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枸杞叶片中的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叶绿体的___________膜上。研磨叶片、提取光合色素是测定图1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前置步骤。为保证枸杞叶片中的色素被充分提取,研磨过程中,需向研钵内加入___________、无水乙醇;该过程还需加入碳酸钙,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随NaCl胁迫程度加重,植株会通过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叶绿素含量,使光合速率下降来适应逆境,因此,图2中___________基因可能为控制合成叶绿素降解酶的基因.当NaCl胁迫达到1200mmol/L时,所有基因表达量均为O,其原因可能为________
(3)NaCl胁迫还会使促进卡尔文循环中相关基因下调表达,导致暗反应产生________的速率下降,使光反应缺少合成ATP的原料,从而降低光合速率。图3分别为A组和B组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已知B组植株枸杞在该环境中培养7天(假设每日光照8小时)干重无变化,则本题实验中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_μmol·m-1·s-1
(4)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在本题实验条件基础上,下列措施可能提高光合速率的是_______。
A.升高培养环境温度B.改良盐碱地土壤条件
C.提高CLH2基因的表达D.降低CO2的浓度
2024-04-1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 . 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恒温(温度为25℃)小室内测定的a、b 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叶片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_
(2)图乙中A的作用是________,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__。若光照强度突然减弱,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_____(填序号:①C5、②ATP、③[H]、④C3选不全不得分)。
(3)图内中光照强度为Z时,a、b植物制造葡萄糖速率之比为_______,对a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___klx以上才能使该植物处于生长状态。若a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M点的位置理论上会向_______(填“左”“左下”、“右”或“右上”)方移动。
2024-04-0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六模(期末考试)理综试题 -高中生物
3 . 如图表示叶绿体纸层析分离结果,正确的是(       

A.①呈黄色B.②为叶绿素a
C.③为叶绿素bD.④移动最慢

4 . 植物细胞内的呼吸链中存在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交替呼吸途径,该途径对植物抵抗强光等逆境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下图1表示eATP与呼吸链对光合作用相关反应的影响,其中iATP为细胞内ATP,eATP为细胞外ATP。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应位于叶绿体的______(结构)上。若要提取光合色素可用试剂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ATP和NADPH在光合作用中的共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强光环境下,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______转移出叶绿体,并最终通过AOX的作用,将其中大部分能量以______形式散失,从而有效缓解强光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O2从产生部位到相邻细胞的消耗部位,至少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3)目前尚未发现在植物细胞的表面或质膜上存在ATP合酶,表明eATP来源于细胞内产生的iATP,细胞内产生iATP的场所除细胞溶胶外,还有______。据图判断,eATP最可能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eATP对植物光系统反应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者以野生型(WT)拟南芥和eATP受体缺失突变体(dorn-1)拟南芥为实验材料,利用交替呼吸抑制剂(SHAM)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2分析,在WT叶片中,SHAM处理能够引起实际光系统反应效率______,对WT叶片添加外源ATP可______SHAM所导致的影响;而在dorn-1叶片中,SHAM处理以及添加外源ATP对植物实际光系统反应效率的影响______

②以上结果表明,eATP可通过受体DORN1对交替呼吸途径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引起的植物光系统反应效率下降进行调控。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抗胁迫调节机制中呼吸链以及eATP的作用提供依据。

2024-03-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高二上】【期末考】【杭高贡院+钱江】
5 . 图1是黄瓜的部分光合作用生理过程,Ⅰ和Ⅱ是两种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图2表示在相对封闭的大棚内,黄瓜植株的表观光合速率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

(1)图1过程所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化为___中活跃的化学能。Ⅰ和Ⅱ位于___。采用___法分离色素,再比较黄瓜果皮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2)乙侧H+浓度高于甲侧的原因有:①PQ对H+进行跨膜运输;②___;③甲侧产生NADPH消耗H+
(3)图2中测量表观光合速率的指标是___。A、E两点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A点的光强度___(填“>”、“=”或“<”)E点的光强度。A点时黄瓜植株叶肉细胞内三碳酸和五碳糖的含量分别与B点相比___
(4)13时,叶片中___(填激素名称)含量增加,引起气孔关闭,从而减弱了___循环。生产实践中,瓜农常适时打开大棚的目的是___(答出2点)。
2024-03-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高二上】【期末考】【杭师大附中】
6 . 生物兴趣小组取秋天变黄的银杏叶进行了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色素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叶黄素,②是胡萝卜素
B.为研磨充分需加入适量的碳酸钙
C.分离时层析液液面应高于滤液细线
D.与夏季相比,③、④变窄可能是低温导致的
7 . 为了研究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数量,科学家利用层析法分离出了叶绿体的各种色素,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各种色素,所依据的原理是(  )
A.所有色素分子都是有机物,能溶解在层析液中
B.不同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扩散速度不同
C.不同色素分子的吸收光谱不同,在光反应中的作用不同
D.不同色素分子在叶绿体中的分布和含量不同
8 . 图示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晚间用大约550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②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是波长为390~760nm之间的可见光
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处于最下层的条带呈蓝绿色
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⑤由550nm波长的光突然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5的量短时间内增多
A.②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
2024-03-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取绿叶中色素时未加入CaCO3,会使滤纸条最上面的两条色素带变窄
B.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肝脏研磨液后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免未耗尽的葡萄糖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反应
D.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对照组的土壤灭菌处理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10 . 下列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A.研磨叶片时加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加充分
B.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胡萝卜素
C.最宽的一条色素带中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D.实验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束后用肥皂将手洗干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