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A、B分别为培植于无色透明气球内质量相等的某植物幼苗,气球可膨胀、收缩,其中B幼苗已死亡。气球内的培养液中均含CO2缓冲液(维持气球内CO2浓度不变),初始时指针指向正中央零的位置(指针向受重力大的那一侧偏转)。乙图为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灯泡到水面的距离与指针偏转格数的关系曲线,每次实验后指针都复位为零。下列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指针将向右偏转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强度,c点的含义为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最大
C.ce段说明随着灯泡到水面距离的增大,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减少
D.f点与a、b、c、d点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同,但数值较小
2022-08-14更新 | 370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原核细胞都无叶绿体,原核生物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以ATP作为直接供能物质
3 . 豌豆的叶肉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叶绿体类囊体薄膜B.叶绿体基质
C.细胞质基质D.线粒体内膜
2022-07-16更新 | 146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已知玉米属于C4植物、水稻属于C3植物,在高光强高温和干旱条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更高的光合效率。研究发现C4植物的光合作用先后发生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已知其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几乎无基粒,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发达的基粒。C4植物细胞中的PEP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均是催化CO2固定的酶,且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性远高于RuBP羧化酶。C3植物和C4物的光反应阶段完全相同,但CO2固定的场所和方式不同。如图表示C4物暗反应的过程及场所,回答下列问题:

(1)C3物和C4物光反应分别发生在________(分别填细胞名称),该阶段主要的物质变化为________
(2)CO2被玉米吸收后,可被________物质固定,而水稻吸收的CO2接参与卡尔文循环,据此分析,在高光强、高温和干旱条件下玉米的光合效率高于水稻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将玉米和水稻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培养,给予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存活时间较长的是______
(3)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生产上常选择其他农作物与玉米进行分行种植(间作),适合与玉米进行间作的植物应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至少写2点),间作能提高粮食产量与其可充分利用____________(答两点)有关。
5 . 下图甲表示某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下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吸收O2和释放O2的状况,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其中a表示_____,b表示_____,a的作用是_____
(2)当突然停止光照,图甲中c的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图乙中A点时,该植物生理活动的特点是_____。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该植物长期处于A点状态,能否正常生长?_____
(4)若图乙是CO2浓度为0.1%条件下测得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CO2浓度升到0.3%时,A点向_____移动。
(5)图乙中D点时,该植物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
6 .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细菌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022-03-31更新 | 3558次组卷 | 96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
10-11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名校
7 . 如图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和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以下相关比较不正确的是(       
A.Y2的质量大于Y3的质量
B.④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①中小球藻的质量
C.②中水的质量大于④中水的质量
D.试管①的质量大于试管②的质量
2022-03-30更新 | 797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光合作用是人们一直研究的重点课题,以下是某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

I.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和适宜光照的条件下,测定植物甲、乙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1可知,当CO2浓度为q时,植物乙与植物甲固定CO2量的差值为__________。若适当提高环境温度,p点将向__________移动。
(2)将植物甲、乙同时种植在同一个透明的密闭环境中,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推测植物__________首先无法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景天科植物有一个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其部分代谢途径如图2所示。
(3)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景天科植物生活环境最可能是__________(填:“温暖湿润”或“炎热干旱”)。
(4)结合图2可知,景天科植物参与卡尔文循环的CO2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过程。如果白天适当提高CO2浓度,景天科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是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或“基本不变”)。
9 . 如图表示在有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体内有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过程,X、Y、Z和W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Z物质分别表示C3、丙酮酸和ATP
B.①~⑤过程中能产生ATP的有①②③④
C.②和⑤过程分别表示C3的还原和CO2的固定
D.光合作用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时,④过程产生的CO2会释放到细胞外
2022-01-23更新 | 1044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5月网上考试生物试题
10-11高一·山西吕梁·阶段练习
10 . 如果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CO2→三碳化合物→糖类B.CO2→乙醇→糖类
C.CO2→叶绿素→ADPD.CO2→叶绿体→ATP
2022-01-13更新 | 470次组卷 | 117卷引用:2010~2011学年山西省孝义三中高一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