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小麦是我省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春小麦的产量受降水量影响明显,6月份降水量较低,而此时正值籽粒灌浆期,对水分需求比较敏感,降水量的不足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发现,降水量较低的6月份春小麦的光合速率明显降低,主要是因为水分供应不足,影响了___________过程,进而供给暗反应的____________减少。同时研究人员发现,降水不足的时候小麦叶片容易发黄,研究人员猜测,此时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____含量减少。请设计实验验证以上观点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对春季和夏季晴天条件下,春小麦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图中代表夏季的曲线为_____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答出1方面即可)。
(3)春小麦根尖细胞中合成ATP的酶可附着在___________膜上。
2 . 认识生长大周期对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若要促进植物生长,必须在生长速率最快期到来之前采取措施才有效,如果生长速率已开始下降,器官和株型已形成时才采取措施,往往效果很小甚至不起作用。生长曲线反映了植物生长大周期的特征由3部分组成:对数期、直线期和衰老期。某种农作物的生长大周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数期植株绿叶较少,从光反应角度分析,其生长速率慢的原因是______
(2)随着植株的生长,进入直线期后,植株根系越发庞大,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导致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水在光合作用过程的作用是______(答出2点)。
(3)植株进入衰老期,______强度减弱,______强度不变或稍有增加,导致干物质量减少,表现为生长变慢或停止。
(4)结合题图信息,若要控制植株的徒长,可在种植后______d前采取相应措施,从而达到目的。
3 . 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和玉米植株CO2吸收(或释放)速率,得到下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不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的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
B.若改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下移
C.由图可知在叶肉细胞中,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刻为第6、18、30、42小时
D.实验中该植物前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后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
4 . 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
2022-08-19更新 | 258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4届甘肃省武威市六中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测试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5 . 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探究高浓度CO2下氮素供应形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武运粳稻为实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处理措施
检测结果
硝态氮
正常浓度CO2
硝态氮
高浓度CO2
X氨态氮
高浓度CO2
叶绿素SPAD值50514244
净光合速率17.521.53542.8

注: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净光合作用单位:[μmol/(㎡·s)]。
(1)无土栽培时为保证植物正常生长,除了考虑各种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外,在配制培养液时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等理化指标(答两点即可)。
(2)表中X处理措施应为______。据表分析,能够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的氮素供应形态是_______,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该种形态的氮素使净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部分可转化成蔗糖,钾离子能促进蔗糖从叶片运至果实。以灌浆期的水稻做实验材料,用同位素标记14CO2技术设计实验验证钾离子上述作用,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
①将生长状况一致的水稻平均分成两组,编号A、B;
②A组供应较低浓度的钾离子,B组供应适宜浓度的钾离子;
③将A、B两组水稻置于同一人工气候室中培养,通入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03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甘肃省武威市七中学高三第七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6 . 某团队在试验田中发现,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如图显示两种水稻在7:00~17:00间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上。为比较野生型和突变型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常用____________法分离色素,对比获得的色素带宽度,突变型的颜色为____________的色素带会明显变窄。若用红光处理野生型水稻叶片,主要由____________(填色素名称)参与光合作用。
(2)9:00时,野生型水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CO2来源于____________。7:00~9:00野生型水稻比突变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11:00时,影响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3)与野生型相比,突变型水稻较适于生长在高温、干旱环境中,原因是____________
7 . 某生物小组利用图甲装置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下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叶绿素合成减少,该植物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定的光补偿点会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弱”或“不变”)。
(2)在黑暗、氧气充足条件下CO2是由________________(具体场所)释放的。光照条件下,根尖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除线粒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CO2之前,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低点和最高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1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甘肃省武威市六中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正常土壤盐分含量约为2g/kg,土地盐碱化已成为全球性危害。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的韭菜均分为5组,实验处理及测得的结果如下表(各植株生长状况良好且一致,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组别

土壤盐分含量/(g•kg-1

2

3

4

5

6

光合速率/(µmol•m-2•s-1

24.4

23.3

21.0

16.5

8.4

请分析回答:
(1)上表中“光合速率”是在__________(写出2条)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__________的释放量。
(2)随土壤盐分含量升高,韭菜光合速率逐渐降低,一方面是由于缺水会导致气孔开度降低,____供应不足,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 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叶绿素活性降低,导致用于暗反应的______减少。
(3)科学家认为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请你利用刚剪掉叶片的韭菜根(已知去叶的韭菜根在适宜条件下可再长出叶片)和必要的材料、工具,设计一个实验证实光照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说明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
12-13高三上·山东济南·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制约x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2020-01-25更新 | 320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3届甘肃武威六中高三第三次阶段性学科达标考试生物试卷
10 . 低温能对喜温植物水稻造成伤害。科研人员将相同水稻幼苗分成三组进行实验,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两组在5℃低温下处理4天后,放在25℃、光照强度分别为8001x和601x的条件下恢复4天,然后测得各组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的处理条件应为:一直生长在温度为______,光强为8001x条件下。
(2)图中对照组在光饱和点之前,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物质增多会促进暗反应,从而提高光合速率。叶肉细胞内固定C02的酶位于叶绿体的____中,暗反应阶段为光反应阶段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3)恢复期光强为601x比8001x时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欲测定低温处理后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取叶片5g放入研钵加入________研磨,同时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以溶解色素,然后用一定方法测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