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为测定绿萝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研究小组将一株绿萝置于透明玻璃罩内,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其黑暗条件下的CO释放速率(如图甲所示)和适宜光照下的CO吸收速率(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适宜光照下绿萝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24℃时,适宜光照下绿萝光合作用固定CO的速率为62mol/s
C.29℃时,适宜光照下绿萝呼吸作用释放CO的速率与光合作用固定CO的速率相等
D.绿萝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4℃,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29℃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2 . 利用装置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绿色植物E、F的叶片制成大小相同的叶圆片,抽出空气,进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图乙是利用装置甲测得的数据绘制成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图乙可看出,F植物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
B.光照强度为1 klx时,装置甲中放置植物E的叶圆片进行测定时,液滴不移动
C.光照强度为3 klx时,E、F两种植物的叶圆片产生氧气的速率相等
D.光照强度为6 klx时,装置甲中E植物叶圆片比F植物叶圆片浮到液面所需时间短
2022-02-27更新 | 2389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生物试题
3 . 科研人员将新鲜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B.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量将减少
C.在5~15min内,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
D.5~15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约为6×10-8mol/min。
4 . 某研究小组尝试探究高温胁迫时间长短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为黄瓜夏季种植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平均分成2组,一组设定昼温28℃/夜温18℃,另一组设定昼温40℃/夜温25℃,两者均置于适宜光照和湿度下培养,每天定时测定相关数据,结果如下图1~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相关数据时,测定的部位为同一高度、同一方向营养枝条的叶片中部,且需重复3次,原因是_____,其中黄瓜幼苗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可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来表示。
(2)实验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其原理是_____。由图1、图3可知,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增加,黄瓜幼苗中叶绿素含量呈_____趋势,表明幼苗叶肉细胞对光能的_____能力下降,导致光反应阶段产生的_____减少,最终导致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从图2可知,28℃/18℃条件下胞间CO2浓度基本没有变化,这是因为_____,40℃/25℃条件下,在0~3天的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为_____,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①高温引起部分气孔关闭,导致CO2扩散受阻
②高温引起呼吸速率升高,导致CO2释放增加
③高温引起光合酶活性下降,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④高温使细胞失水过多,导致光合原料不足
(4)图4中a、b为不同温度组黄瓜幼苗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典型照片,推测_____(填字母)是高温胁迫下的叶绿体照片,理由是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代表光饱和点,c点时氧气的产生量=a点对应的值+d点对应的值
C.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D.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
6 . 下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②过程O2的释放量小于⑩过程O2的吸收量,若长期如此则该植物体将无法正常存活
B.植物细胞④过程的进行与⑤~⑩过程密切相关,与②过程无直接关系
C.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②
D.蓝藻细胞的①②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③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2021-09-09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 在干燥炎热的夏季,对某稻田中植株周围空气中的CO2浓度进行定期测定,下图是测量的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F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B.若6时和18时的呼吸速率相同,则可根据CO2浓度的差异来判断18时的光照强度大于6时
C.DE段几乎不再下降,主要是因为13时至15时之间环境中CO2浓度较低,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较弱
D.通过对G点和A点CO2浓度的比较分析可知,要提高产量可向该稻田适当施加有机肥
8 . 下图是某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与11:00时相比,13: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
B.14: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C.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
D.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2021-05-12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马铃薯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内也可能产生乳酸B.B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限制E点以后的环境因素主要是CO2浓度D.温度升高,E点将向右下方移动
10 . 为探究空间搭载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水稻种子空间搭载12天后,返回地面在原环境中种植,测定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张开的程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对照组

实验组

Pn

25.52±2.32

18.46±1.30

Gs

253.62±21.61

191.84±19.91

叶绿素含量(mg/g)

35.12

26.35


A.水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色素能够捕获光能,这些能量经过转换,最终储存在ATP中
B.该实验对照组无须设置平行重复实验,而实验组需要设置3-5组平行重复实验,测定每组结果取平均值
C.气孔导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影响暗反应的外部因素,只与CO2浓度有关
D.表中数据显示空间搭载后该水稻Gs、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是导致Pn下降的重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