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科研团队历时六年科研攻关,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技术路径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⑥表示相关过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该系统与叶肉细胞相比,不进行细胞呼吸消耗糖类,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
B.该过程④⑤⑥类似于固定二氧化碳产生糖类的过程
C.该过程实现了“光能→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能量转化
D.该过程能更大幅度地缓解粮食短缺,同时能节约耕地和淡水资源
9-10高一下·江西新余·阶段练习
2 .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2023-06-06更新 | 1613次组卷 | 107卷引用:2011-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
3 . 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
A.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2018-06-10更新 | 8488次组卷 | 81卷引用:2020届新疆乌鲁木齐市七十中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4 . 利用装置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绿色植物E、F的叶片制成大小相同的叶圆片,抽出空气,进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图乙是利用装置甲测得的数据绘制成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图乙可看出,F植物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
B.光照强度为1 klx时,装置甲中放置植物E的叶圆片进行测定时,液滴不移动
C.光照强度为3 klx时,E、F两种植物的叶圆片产生氧气的速率相等
D.光照强度为6 klx时,装置甲中E植物叶圆片比F植物叶圆片浮到液面所需时间短
2022-02-27更新 | 2389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____。图中②④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H]在②④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

(2)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

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当光照强度大于8时,25℃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M2,结果应为M1_____(填“>”“<”或“=”)M2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B点和I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
B.图中DE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C.如果S1+S3+S5>S2+S4,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量为负值
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
2019-10-07更新 | 5349次组卷 | 5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七十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 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 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2019-01-30更新 | 5607次组卷 | 10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沙拐枣是荒漠地区优良的固沙植物,叶片退化为线状,具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枝。某实验小组测定了温度对沙拐枣绿色枝吸收和释放CO2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g・h)

3.1

4.0

4.9

7.3

9.8

10.2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g・h)

9.2

10.2

7.8

6.2

4.9

2.2

A.叶片退化为线状可减小叶片表面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量
B.30℃不是绿色枝真正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C.探究绿色枝呼吸酶的最适温度应进一步扩大温度范围并缩小温度梯度
D.40℃时绿色枝在光照黑暗各12h条件下能积累有机物
9 . 研究人员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CO2浓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甲、乙两个作物品种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限制P点CO2吸收速率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B.光照强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光照强度为a时,甲的总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光强强度为c时,甲、乙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能与相关酶的数量有关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如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每小时所测得的结果。据图分析:

(1)请写出控制本实验自变量的一种方法:_____
(2)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如外界温度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装置如何设置?_____
(3)实验测得,当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这是因为此时_____,当改用80W灯泡照射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_____(增多、减少、不变或不能判断)。
(4)B点以后,限制茉莉花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
(5)图甲所示装置无法测得A点数据,除非将其中的NaHCO3溶液换为溶液,且将装置放在_____环境中。在A点,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_____
(6)茉莉花的生长需要浇水,但浇水过多易发生烂根现象。请说明原因:_____
(7)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置于140W光照条件下8h,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该植物一昼夜氧气释放量为_____cm。
2022-05-14更新 | 74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新疆喀什地区高三4月适应性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