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CO2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其过程简图如下。经核磁共振等检测显示,该人工合成的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叶肉细胞中,水光解所需的能量来源为____________;图中H2的作用类似于细胞中的________,其在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的作用是________
(2)植物根尖细胞可以利用“C6中间体”提供的能量,该物质中所有的H会在______(填场所)释放,最终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出的能量的去路有____________
(3)在固定等量CO2的情况下,与自然绿色植物相比,人工合成过程的淀粉积累量________(填“较多”“相同”或“较少”),原因是__________
2 . 研究发现,小麦属于C3植物,通过卡尔文循环完成碳的固定和还原;玉米属于C4植物,碳的固定多了C4途径,其光合作用需要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共同完成,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酶具有很强的CO2亲和力。研究人员绘制的图1为玉米植株相关细胞内物质转化过程,图2为研究人员在晴朗的夏季白天测定玉米和小麦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提取玉米叶片色素时,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可以加入___;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在滤纸条上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扩散速率慢,原因是___
(2)在某株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只能进行碳反应,推测其可能缺少的结构是___;在玉米的相关细胞中固定CO2的物质有___,图1中过程②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
(3)上午9:00,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的一小段时间内,玉米细胞和小麦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其中小麦C3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
(4)综上分析,玉米植株净光合速率为图2中曲线___,由此可见,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C4植物可能比C3植物生长更好,原因是___
2024-05-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题
3 . 油桃因香甜脆爽、光滑无毛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探究油桃合适的种植条件,某学者在大棚中利用油桃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所用实验地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为0.79%,全氮0.041%,全磷0.12%,全钾1.56%,速效氮4.8mg/kg,速效磷18.7mg/kg。
实验一:分别在晴天(10时进行通风处理)和阴天对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晴天时,将大棚分为两组,实验组早上8点向大棚内增施CO2,其他条件与对照组相同(10时进行通风处理),分别测定两组的净光合速率(Pn),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实验前,就对土壤的N、P、K等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适当补充了氮肥和磷肥,请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施加氮肥和磷肥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一和图1分析,上午9时,大棚内油桃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晴天组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阴天组.晴天时在10时左右对大棚进行通风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和图2分析可知,上午8~12时增施CO2组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了通风和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以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以达到增产目的。
2024-04-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三)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4 . 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马铃薯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储存,下图1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中①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图1叶肉细胞中有蔗糖合成,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单糖是___
(2)研究小组对马铃薯部分不同叶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进行了观测,结果如图2所示(注:d是单位“天”)。
①据图2可知,马铃薯不同叶龄叶片的总光合速率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速率。
②研究小组从马铃薯茎顶端的叶片开始向下依次编号为1~7位,对不同位置的叶片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后发现,第1~6位的叶片含水量均大于第7位叶。这可能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___有关。第1位叶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大于第3位叶,其原因是___
2024-04-0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该阶段进行的场所是___,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过程,能反映出物质和能量之间关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能量是物质变化的动力,另一方面___
(2)图中的M点和N点,该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___(填“一定相等”或“一定不相等”或“不一定相等”),判断的理由是___
(3)当温度低于35℃时,两种光照强度下,随叶温升高,CO2吸收速率出现不同变化趋势的原因是___
2024-03-20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6 .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物,土壤无机盐含量会影响玉米的代谢进而影响产量。在晴朗天气条件下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某种玉米在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施氮水平下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在叶表面安装可检测CO2气体量变化的仪器,实验并处理数据获得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2气体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2)欲计算上述不同实验条件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强度,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检测并记录的数据有___________
(3)在上述不同实验条件中,都能说明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净光合速率关系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
(4)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依次种植不同的作物。农民常将工米和大豆按不同的年份进行轮作(玉米对土壤中氮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较少;大豆吸收大量的钙,而吸收硅的量极少)。这样将玉米和大豆轮作的好处是___________
2024-03-1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7 .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阳光下生长的韭菜叶呈绿色,黑暗环境下生长的韭黄叶呈黄白色,将韭黄放置于光下几天后叶又变成绿色,韭黄叶片变绿的原因为______。提取韭黄的色素,将三棱镜放在色素溶液与阳光之间,可以观察到______色的光被吸收了。
(2)据计算,1g菠菜叶片中的类囊体总面积有60m2左右,类囊体有较大膜面积对于光合作用的意义是______(答2点)。菠菜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暗反应阶段有没有光都能进行,但停止光照后,暗反应并不能长时间进行,原因是______
(3)将一定量生长状态相同的小球藻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提取小球藻的全部叶绿体制成的叶绿体悬液(提取过程中不会对叶绿体造成损伤),乙组对小球藻直接培养。在相同且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测定甲、乙两组的氧气释放速率,推测甲组的氧气释放速率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乙组,原因是______
8 . 苋菜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夏季蔬菜,嫩叶和茎部分可食用,口感鲜嫩,具有抗癌、抗菌、抗糖尿病和抗高血压等作用。大棚种植能通过控制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使人们在冬季也能吃上苋菜。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充足的白天,苋菜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的去路是__________
(2)在冬季,为了升高大棚内的温度,农民常常在大棚内焚烧秸秆,除了能快速升高温度外,这种方法的好处还有_____(答出2点即可)。
(3)冬季白天大棚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5°C左右,晚上则控制在10°C左右,从增大苋菜产量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
9 . 花榈木是豆科红豆属常绿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合理保护花榈木资源以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科研人员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花榈木叶片的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结果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CO2进入叶绿体后与_____结合产生C3,在光反应产生的_____参与下被还原。
(2)据图可知,净光合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_____
(3)研究发现10:00~12:00之间花榈木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不变,细胞呼吸速率下降,净光合速率呈_______趋势,可能原因是光合色素吸收过量的光能,使叶绿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会攻击______上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从而使光反应受阻。
10 . 如图,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该结构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__
(2)图乙中②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若光照突然停止,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随之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
(3)图丙中_______________(填“a”或“b”)更有可能为阴生植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为Z时,a、b植物产生氧气速率之比为__________
(4)若将b植物转移到缺镁元素的土壤中生长,则图中N点的位置理论上会向_____________(填“左下”或“右上”)方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