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净光合与呼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 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 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2019-01-30更新 | 5607次组卷 | 109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表示某植株在不同光强度下,单位时间内释放量和产生总量的相对变化。对植物生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光强度为a时,该植株内有机物总量将减少
B.光强度为b时,该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是细胞呼吸强度的两倍
C.光强度为c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D.光强度为d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
2022-06-21更新 | 111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下图表示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D.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2020-09-12更新 | 1650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下列有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中C点以后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
B.图一中O2浓度为A时,CO2的释放量是O2的吸收量的2倍
C.图二中G点时甲乙品种吸收CO2的速率相等
D.图二中甲品种比乙品种更适于在弱光环境中生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2·江西南昌·一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
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2021-10-13更新 | 831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2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考试生物试卷
6 . 如图所示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字母A~I代表不同物质。小黄同学拟用黑白瓶法(黑瓶不透光,白瓶透光,两瓶形状相同,容积相等)结合溶解氧传感器测定松江二中校园小池塘夏季白天不同深度水体中水生植物的生理活动所致的6h溶氧量变化,所得数据如表。

水深(单位:m)

1

2

3

4

白瓶中O2浓度变化(单位:g/m3

+3

+1.5

0

-1

黑瓶中O2浓度变化(单位:g/m3

-1.5

-1.5

-1.5

-1.5



(1)酶X所在的生物膜称为
A.细胞质膜B.叶绿体内膜C.类囊体膜D.线粒体内膜
(2)A 、F 、I 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A.O2、ATP、三碳化合物B.O2、NADPH、三碳化合物
C.O2、ATP、五碳化合物D.O2、NADPH、五碳化合物
(3)反应Ⅱ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A.光能→电能B.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C.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D.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深2m处,水生植物在6h中制造的O2
A.0g/m3B.1.5g/m3C.3g/m3D.4.5g/m3
(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深4m处,水生植物细胞中的气体交换关系为
A.B.
C.D.
(6)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水深的增加,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为____(选填“加快”“减慢”或“不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
2022-09-22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
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B.植物体干重增加量C.O2释放量D.CO2吸收量
2019-01-30更新 | 94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面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一天内某丛林水分的失与得(A、B)和 CO2 的吸收与释放(m、N、L)的变化情况(S 代表面积)。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 SB—SA>0,则多余的水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B.若 SB—SA>0,且 Sm—SN—SL>0,则丛林树木同化作用占优势
C.若 SB—SA<0,仅从环境推测,当日气温可能偏高或土壤溶液浓度偏低
D.从碳反应的角度考虑,若在一昼夜内 SN+SL<Sm,植物就能正常生长
12-13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A. B.
C. D.
2020-07-13更新 | 43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高一上学期高中教学联合体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10 .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玉米叶肉细胞中有CO2“泵”,使其能在较低的CO2浓度下进行光合作用,水稻没有这种机制。图显示了在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不同植物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各曲线代表的植物情况见表,其中人工植物B数据尚无。

(1)CO2可参与水稻光合作用暗反应的_______过程,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2)在胞间CO2浓度0~50时,玉米的光合速率升高,此阶段发生的变化还有____
A.经气孔释放的CO2增多 B.单个叶绿素a分子的氧化性不断增强
C.供给三碳化合物还原的氢增多   D.单个叶绿素a分子吸收的光能持续增多
(3)在胞间CO2浓度200~300之间,水稻的光合速率逐渐上升而玉米的不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根据曲线①、②、③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推测,表4中人工植物B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曲线④)最可能是______

(5)根据表4及相关信息,图中曲线②和曲线③所示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说明______
(6)现代工业使得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提高,这一环境变化趋势更有利于______
A.水稻生长,因为超过一定的胞间CO2浓度后玉米的酶活性不再增加
B.水稻生长,因为在较低胞间CO2浓度范围内水稻的酶活性较高
C.玉米生长,因为它们的光合效率极高
D.玉米生长,因为它们拥有CO2
2016-12-13更新 | 128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上海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