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精巢中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4B.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C.丙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D.丙形成丁的过程中,一直有染色单体
2020-05-21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5月总复习质检理综生物试题
2 . 研究发现,受精卵分裂时,首先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之后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纺锤体。科研人员用药物N处理部分小鼠(2n=40)受精卵,观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A最终可能分裂成1个双核细胞和1个单核细胞
B.细胞B最终可形成两个双核细胞,每个核中有20条染色体
C.双纺锤体可能会导致多核细胞的产生从而终止胚胎发育
D.药物N能抑制两个纺锤的相互作用,其最可能是秋水仙素
3 . 下表为人体一些生理过程中相关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生理过程
染色体组数2→1→2→11→22→4→22
相关描述细胞膜某功能功能趋向专门化

A.甲和丙、丁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个体体内
B.乙过程体现出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甲和丙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丁过程可以发生在生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
2018-01-18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中细胞之间为亲子代关系,则其分裂顺序为:①→②→⑤→③→④
B.图甲②细胞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及染色体变异三种可遗传的变异
C.BC段形成原因是DNA复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的DE段
D.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乙的CD段
5 . 某生物(2N)细胞中的DNA经3H充分标记后,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右图中的A→B→C→A过程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消失和重新构建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DNA复制有关的酶是从1处运进图A结构的,结构3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图B中的DNA单链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比例为8:4:2:1
C.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后,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D.图B和图C分别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前期和末期
20-21高二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6 . 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每条染色体DNA双链都被32P标记。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三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且每条染色单体都有32P标记
B.第二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的8条染色体都被32P标记
C.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一极共有4个DNA分子被32P标记
D.三次分裂后含有32P标记的子细胞数量与前两次分裂时染色体的分配情况均有关
2020-12-05更新 | 35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0年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上试卷【高中生物10】
7 . 姐妹染色单体会发生同源片段的交换,交换率可作为检测药物致畸变的指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酸(BrdU),DNA复制时,BrdU可取代胸腺嘧啶而掺入到新合成DNA链中,这样DNA有三种类型:T/T型(DNA两条链都不含BrdU)、T/B型(DNA一条链含BrdU,一条链不含BrdU)、B/B型(DNA两条链都含BrdU)。B/B型的DNA螺旋化程度降低而导致该DNA所在染色体染色浅,其余两种类型染色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有色差,才可观察到交换现象,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NA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
B.第一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染色深
C.第二次分裂中期,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现象不能被观察到
D.若交换率高,说明所服用的药物容易导致细胞发生畸变
8 . 将果蝇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两条链都用标记后,置于含的培养基中培养,连续进行两次分裂。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含
B.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含
C.两次分裂结束后含的子细胞可能有2个或3个或4个
D.两次分裂结束后所有子细胞的染色体均含有
9 . 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如图1所示,图2是某同学绘制的该生物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四种子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形成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的 两条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 。
B.乙细胞产生的原因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同染色体配对,移向细胞同一极
C.丙细胞的形成是有丝分裂后期两条A2染色体移向 同一极引起的,其含三个染色体组
D.丁细胞产生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不能形成,导致了染色体组数目加倍
10 . 将全部DNA分子的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若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D.若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