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骨骼肌受牵拉或轻微损伤时,卫星细胞(一种成肌干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卫星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
B.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其编码基因不存在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中
C.激活的卫星细胞中,多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准备
D.适当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有助于塑造健美体型
2 . 研究表明,葡萄糖能调节类甲基化转移酶3(METTL3)的合成,进而影响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探究METTL3在葡萄糖诱导下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细胞增殖率(%)

分裂间期各阶段细胞比例(%)

G1

S期

G2

对照组

100

63.67

27.98

8.35

高糖组

85.96

63.13

25.37

11.51

高糖+METTL3合成抑制剂组

94.88

55.94

30.47

13.58

注:对照组和高糖组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5mmol/L和35mmol/L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METTL3的有无和葡萄糖的浓度
B.METTL3会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
C.高糖会促进METTL3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胞增殖
D.METTL3的合成在G2期进行,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3 . 某同学在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细胞装片时,不小心与其他动物细胞分裂装片混在一起,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如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
B.图中①③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组数量相同
C.图中①与②、③与④细胞所含染色体上DNA分子总数相同
D.图中②与④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4 . 当黏连蛋白被分离酶切割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如图所示)。研究发现,PATRONUS蛋白作为分离酶的假底物与分离酶结合后阻止了分离酶与黏连蛋白的结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黏连蛋白被分离酶切割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
B.PATRONUS蛋白与黏连蛋白可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两极还需要纺锤丝的牵引
D.黏连蛋白被降解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均加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包括三个事件:①对“非己”的分子标志进行识别;②淋巴细胞反复分裂产生数量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特化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事件①的主要是APC细胞
B.事件①中,辅助性T细胞可以直接识别胞外病原体
C.事件②中,淋巴细胞的中心体在有丝分裂间期倍增
D.事件③中,浆细胞可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
6 . 真核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它的活性被严密调控(APC,SCR是与SEP活性密切相关的蛋白质)。下图(a)(b)(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时期,SCR能与SEP紧密结合,阻止SEP水解黏连蛋白
B.b时期,APC含量上升,使SCR分解
C.若在细胞分裂时秋水仙素处理,最可能会抑制APC的活性
D.若APC的活性被抑制,姐妹染色单体就难以分离
2023-04-14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二)
7 . 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部分)。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系列变化过程(黏连蛋白与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有关,分裂中期开始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SGO蛋白可以保护黏连蛋白不被水解)。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图1中,BC段的发生导致细胞中核DNA含量减半
B.图1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AB段
C.着丝粒分裂前SGO蛋白逐渐失去对黏连蛋白的保护作用
D.抑制SGO蛋白的合成,可能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异常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科学家把整个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同一时期的现象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昆虫产下一批卵后同时受精,会出现所有受精卵同时卵裂的现象,这是一种自然同步化;通过人工选择或诱导可使受精卵细胞都停在分裂中期,这是一种人工同步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次有丝分裂
B.根据裂殖酵母不同时期细胞体积和重量不同,采用离心法分离出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这是一种自然同步化
C.将DNA合成抑制剂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可让所有细胞都停留在G1期与S期交界处
D.细胞周期同步化后更有助于研究调控细胞周期的内在机制和影响细胞周期的外在因素
9 . 酵母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核膜并不会消失和重现,而是长时间的完整存在。另外,与细胞分裂直接相关的纺锤体不在细胞质而是在细胞核内形成,这种有丝分裂称为封闭式有丝分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封闭式有丝分裂因纺锤体在细胞核内,所以染色体不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B.酵母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即为子代个体,它们的DNA一定完全相同
C.如果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可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D.酵母菌的有丝分裂过程与动物细胞不同,与植物细胞相同
10 . 让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甲)在含有被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原细胞(乙和丙),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形成8个精细胞(无交叉互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有丝分裂后期,只有一半的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
B.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有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
C.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染色体都占1/2
D.乙和丙在完成减数分裂后,每个精细胞都一定有一半的染色体具有放射性
2022-05-10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三轮冲刺卷19-【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山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